伯仲天下士,慣識山中饑
出自宋代釋寶曇《送李提干兼簡李知幾太博》:
伯仲天下士,慣識山中饑。
幾年食君粟,一飯書百匙。
謂此真飽否,此飽誰安之。
伯氏昔在京,飯瘦崖書肥。
至今方舟上,兒啼婦褰衣。
仲氏亦遠(yuǎn)來,裹糧復(fù)能幾。
賣金買書冊,仆夫輟晨炊。
安能問饑飽,自信了不疑。
歲晚盍行道,西風(fēng)頗勸歸。
大賢事業(yè)定,試學(xué)摩腰圍。
注釋參考
伯仲
伯仲 (bózhòng) 兄弟之間的老大和老二。比喻事物不相上下 elder and younger 《出世》表真名世,千載難堪伯仲間?!巍?陸游《書憤》天下士
才德非凡之士。《史記·魯仲連鄒陽列傳》:“始以先生為庸人,吾乃今日知先生為天下之士也。” 唐 高適 《詠史》詩:“不知天下士,猶作布衣看?!?清 方文 《訪孫豹人不遇因題其壁》詩:“ 虞翻 天下士,知己無一人?!?/p>
中饑
中等程度的饑荒?!稘h書·食貨志上》:“小飢則發(fā)小孰之所歛,中飢則發(fā)中孰之所歛,大飢則發(fā)大孰之所歛,而糶之?!?/p>
釋寶曇名句,送李提干兼簡李知幾太博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