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黃庭堅《呈馬粹老范德孺》:
潁上相逢杏始青,爾來瓜壟有新耕。
四時為歲已中半,萬物得秋將老成。
日永清風搖麈尾,夜闌飛雹落棋枰。
兩廳未覺過從數(shù),政以頑疏累友生。
注釋參考
過從
過從 (guòcóng) 來訪;相互往來 be in close association with sb. 得友天下士,旦夕相過從?!獨w有光《邢州敘述》頑疏
亦作“ 頑疎 ”。1.愚鈍而懶散。 三國 魏 嵇康 《幽憤詩》:“咨予不淑,嬰累多虞。匪降自天,實由頑疎。” 南朝 梁 陶弘景 《冥通記》卷二:“謬荷靈啟,垂授真法,但肉人頑疎,修行多替?!?唐 劉長卿 《酬包諫議佶見寄之什》詩:“佐郡愧頑疏,殊方親里閭?!?宋 王安石 《答林中舍啟》之二:“敢圖風誼,遠損書辭,仰銜存愛之隆,實重頑疏之過。”
(2).愚鈍而懶散者。多用作自謙之辭。 唐 白居易 《常樂里閑居偶題十六韻》:“三旬兩入省,因得養(yǎng)頑疏?!?/p>
友生
(1).朋友?!对姟ば⊙拧こiΑ罚骸半m有兄弟,不如友生?!?唐 李華 《云母泉詩》:“共恨川路永,無由會友生。” 清 昭槤 《嘯亭雜錄·優(yōu)容大臣》:“﹝ 仁皇 ﹞厚待儒臣,如 張文端 英 , 高江村 士奇 等,朝夕談論,無異友生。”
(2).師長對門生自稱的謙詞。 明 朱國禎 《涌幢小品·名帖》:“余乙卯年三月,過故 鄣 姚氏 ,乃大京兆 畫溪公 之孫,出公座主 王槐野 先生單名帖,稱友生字,僅蠅頭細書?!?清 袁枚 《隨園隨筆·師稱友生》:“今師與弟子帖稱友生,不知所始……《孔叢子》 孔子 云:‘自吾得 由 也,而惡言不入于耳;自吾得師也,而前有光后有輝,吾得四友焉?!圃?。是師稱友生之濫觴乎!”
黃庭堅名句,呈馬粹老范德孺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