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唐代貫休《送盧舍人三首》:
一曰:勸君不用登峴首山,讀羊祜碑,男兒事業(yè)須自奇。
此碑山頭如日月,日日照人人不知。
人不知,青山白云徒爾為。
二曰:勸君登商山,不用覓商山皓,云深雪深騾馬倒。
我愿終南太華變?yōu)榻?,吾后見之不為寶?br>我愿九州四海紙,幅幅與君為諫草。
使躡卨踐夔,逢軒見皞。
日環(huán)五色,是物得老,如此即商山皓。
商山皓,君不用討他,他必來相討。
三曰:君不見釋梵諸天壽億垓,天上人間去復來。
君又不見紫金為輪一千幅,寶洲□四皆臣伏。
輪王釋梵作何因,只是弘隆重大乘福。
自古皇王與賢哲,頂敬心師刻金玉。
報通三世釋迦言,莫將梁武為題目。
君不見近代韋裴蔣與蕭,文房書府師百僚。
代天理物映千古,布發(fā)掩泥非一朝。
大哉釋梵輪王璞,已矣何人繼先覺。
行行珍重寄斯言,斯言不是尋常曲□。
注釋參考
輪王
佛教語?!稗D(zhuǎn)輪王”的略稱。 隋煬帝 《寶臺經(jīng)藏愿文》:“帝釋輪王,既被付屬。菩薩聲聞,得揚大化?!?唐 宋之問 《游法華》詩:“果漸輪王族,緣起梵帝家。” 前蜀 貫休 《送盧舍人》詩之三:“輪王釋梵作何因,祗是弘隆大乘福。”
釋梵
(1).指 釋迦 。 南朝 梁 劉潛 《平等剎下銘》:“釋梵奪其聲光,日車貶其輪照。”參見“ 釋迦 ”。
(2).帝釋和梵天。佛經(jīng)中天的名稱。 前蜀 貫休 《送盧舍人》詩之三:“君不見釋梵諸天壽億垓,天上人間去復來?”
何因
什么緣故,為什么?!吨軙ぱι苽鳌罚骸皶r 晉公 護 執(zhí)政,儀同 齊軌 語 善 云:‘兵馬萬機,須歸天子,何因猶在權(quán)門?!?唐 韋應物 《淮上喜會梁川故人》詩:“何因北歸去, 淮 上對秋山?!?宋 葉適 《寄呂巽伯換酒亭》詩:“自可全將醒前了,何因偏向醉中逃!”
只是
只是 (zhǐshì) 僅僅是 merely;simply;only 我來找你,沒有什么要緊的事兒,只是拉拉家常罷了 但是 but then;however 他的作業(yè)全做對了,只是字寫得不夠端正隆重
隆重 (lóngzhòng) 盛da{1~1}莊重,以盛大、莊嚴和特別注意形式為特征的 grand;ceremonious;solemn 隆重的國宴 隆重的禮儀 深厚 deep 且說元春自選了 鳳藻宮后,圣眷隆重,身體發(fā)福,未免舉動費力。——《紅樓夢》 重視 pay attention to 原來天子…更隆重功臣之裔?!都t樓夢》大乘
梵文Mahāyāna(摩訶衍那)的意譯。公元一世紀左右逐步形成的佛教派別。在 印度 經(jīng)歷了中觀學派、瑜伽行派和密教這三個發(fā)展時期。北傳 中國 以后,又有所發(fā)展?!按蟪恕睆娬{(diào)利他,普度一切眾生,提倡以“六度”為主的“菩薩行”,如發(fā)大心者所乘的大車,故名“大乘”?!斗ㄈA經(jīng)·譬喻品》:“初説三乘引導眾生,然后但以大乘而度脫之?!?唐 張祜 《題畫僧》詩之二:“終年不語看如意,似證禪心入大乘。” 蘇曼殊 《遁跡記》:“大乘,正理也。宜改先執(zhí),務從圣旨?!?/p>
貫休名句,送盧舍人三首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