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釋重顯《僧問緣生義》:
義列緣生笑未聞,孰呈布鼓向雷門。
金剛鐵券諸方問,報(bào)道三千海岳昏。
注釋參考
緣生
佛教語。謂一切有生滅的事物皆由眾緣(猶條件)和合而生,沒有固定不變的自性。《仁王護(hù)國般若經(jīng)·序品》:“深入緣生,空無相愿?!?章炳麟 《五無論》:“是故一二大士超人者出,誨之以斷人道而絶其孳乳,教之以證無我而盡其緣生?!?呂澂 《中國佛學(xué)源流略講》第三講:“這是由于當(dāng)時(shí)的般若理論有了全面的介紹,認(rèn)識(shí)到緣生為空的道理?!?/p>
布鼓
《漢書·王尊傳》:“毋持布鼓過 雷門 ?!?顏師古 注:“ 雷門 , 會(huì)稽 城門也,有大鼓。 越 擊此鼓,聲聞 洛陽 ……布鼓,謂以布為鼓,故無聲?!焙笠浴安脊摹睘闇\陋之典。 晉 葛洪 《抱樸子·金丹》:“聞雷霆而覺布鼓之陋,見巨鯨而知寸介之細(xì)也?!?唐 李商隱 《為舉人獻(xiàn)韓郎中琮啟》:“捧爝火以干日御,動(dòng)已光銷;抱布鼓以詣 雷門 ,忽然聲寢?!?/p>
雷門
古代 會(huì)稽 (今 浙江 紹興 )城門名。因懸有大鼓,聲震如雷,故稱。《漢書·王尊傳》:“ 尊 曰:‘毋持布鼓過 雷門 !’” 顏師古 注:“ 雷門 , 會(huì)稽 城門也。有大鼓。 越 擊此鼓,聲聞 洛陽 ,故 尊 引之也。布鼓謂以布為鼓,故無聲。” 元 吳昌齡 《東坡夢(mèng)》第一折:“小官在吾兄根前,念《滿庭芳》一闋,卻似持布皷而過 雷門 ,豈不慚愧?!?清 沉起鳳 《諧鐸·隔牖談詩》:“汝 吳 下 阿蒙 ,輒敢高持布鼓,過我 雷門 ?!?/p>
釋重顯名句,僧問緣生義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
- 3愛干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