毛公東南美,迥掩竹箭珍
出自唐代朱長文《次韻送毛正仲太博赴召》:
馬周起布衣,一日見紫宸。
獻言中機會,數(shù)歲持衡鈞。
嘆息慕前哲,誰能繼清塵。
毛公東南美,迥掩竹箭珍。
高才與精識,卓爾出天真。
論政明得失,談兵到幾神。
天戈討梅山,婉畫昔憶伸。
一官遇賢守,相與康吳民。
孰云芙蓉幕,久臥五色麟。
圣君馭群材,功業(yè)圖日新。
旌麾頗牧用,帷幄良平臻。
奇士求即至,當(dāng)世有傳人。
君今赴明詔,亨會在此辰。
夕發(fā)碧江外,秋過清汴津。
彤庭敞神麗,文陛高嶙剛。
良籌上意合,深策廟謨親。
功名立少壯,富貴將迫身。
我亦有志者,臥疾松陵濱。
耰鋤代長鋏,韋帶比華紳。
高懷未遐棄,荒徑杜朱輪。
纚纚聽君語,懦夫氣益振。
病騮觀逸驥,舉首嘶嗚頻。
尚期居要路,回光及幽淪。
注釋參考
毛公
(1). 西周 文王 子,名 叔鄭 。 成王 時為三公之一的司空。 毛 ,為其所封之采邑名?!稌ゎ櫭罚骸?成王 將崩……乃同召 太保奭 、 芮伯 、 彤伯 、 畢公 、 衛(wèi)侯 、 毛公 ?!?孫星衍 疏:“ 畢 、 毛 、 衛(wèi) ,皆 文王 子也?!?曾運乾 正讀:“ 太保 、 畢公 、 毛公 ,以三公兼領(lǐng)卿職也?!?/p>
(2). 戰(zhàn)國 時 趙處士 ,“藏于博徒”, 秦 兵攻 魏 時,曾與 薛公 共勸寄居在 趙 的 魏公子 信陵君 回國救援,擊敗 秦 兵。 三國 魏 應(yīng)璩 《與滿公琰書》:“雖昔 侯生 納顧於 夷門 , 毛公 受眷於逆旅,無以過也?!?/p>
(3).借指豪放不羈而有才能的布衣之士。 清 陳維崧 《滿江紅·贈婁東周逸園兼懷毛亦史》詞:“博徒中,歸及見 毛公 ,言相憶?!眳⒁姟?毛薛 ”。
(4).指 漢 初傳授《詩》的學(xué)者 大毛公 、 小毛公 。 三國 吳 陸璣 以為即 漢 毛亨 與 毛萇 。 南朝 梁 劉勰 《文心雕龍·比興》:“ 毛公 述《傳》,獨標(biāo)興體?!?清 錢大昕 《答問三》:“ 毛公 釋《詩》,自《爾雅》詁訓(xùn)而外,多用雙聲取義。”參見“ 毛傳 ”。
(5).指 漢 人 毛義 。 唐 孟浩然 《書懷貽京邑同好》詩:“慈親向羸老,喜懼在深衷……執(zhí)鞭慕夫子,捧檄懷 毛公 。”參見“ 毛子檄 ”。
(6).指 漢 人 劉根 。傳說 劉根 成仙,身生綠毛,故稱。 宋 范成大 《吳郡志·古跡二》:“ 毛公壇 …… 漢 劉根 得道處也。 根 既仙,身生緑毛,人或見之,故名 毛公 。”
東南美
《爾雅·釋地》:“東南之美者,有 會稽 之竹箭焉?!?郭璞 注:“竹箭,篠也?!焙S,小竹。后因以“東南美”指竹。 唐 劉禹錫 《令狐相公見示贈竹二十韻仍命繼和》:“遂於鼙鼓間,移植東南美。封以 梁園 土,澆之 浚泉 水?!?/p>
竹箭
(1).即篠。細竹?!豆茏印ば】铩罚骸笆且杂痨覆磺蠖粒窦叙N於國,奇怪時來,珍異物聚。”《爾雅·釋地》:“東南之美者,有 會稽 之竹箭焉。” 唐 高適 《宋中送族侄式顏》詩:“鄉(xiāng)山西北愁,竹箭東南美?!?清 唐孫華 《讀<中州集>周迂齋著詩意猶未盡戲賦十四韻》:“森束牙籌狹,分裁竹箭纖?!?魯迅 《故事新編·理水》:“只要站在大門口,也總有什么新鮮的物事看:今天來一車竹箭,明天來一批松板……拉向皇城那面去。”
(2).竹制的利箭。《慎子》佚文:“ 河 之下 龍門 ,其流駛?cè)缰窦?,駟馬追弗能及。”后因以“竹箭”喻河流迅疾。 唐 劉禹錫 《述舊賀遷寄陜虢孫常侍》詩:“關(guān)頭古塞 桃林 靜,城下長河竹箭迴?!?清 趙翼 《清江浦送費制府入為大司馬》詩:“竹箭河流循軌穩(wěn), 萑苻 兵掃伏隍空。”
朱長文名句,次韻送毛正仲太博赴召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