作詩相棹謳,寄恨余酸然
出自宋代陳與義《王應(yīng)仲欲附張恭甫舟過湖南久不決今日忽聞遂》:
我身如孤云,隨風(fēng)墮湖邊。
墻東木陰好,初識避世賢。
從來有名士,不用無名錢。
披君三逕草,分我一味禪。
胡為黃鵠舉,忽上湖南船。
竟隨文若去,聊伴元禮仙。
洞庭煙發(fā)渚,瀟湘雨鳴川。
三老好看客,天高柁樓前。
子魚獨留滯,坐送管邴遷。
作詩相棹謳,寄恨余酸然。
注釋參考
棹謳
亦作“櫂謳”。搖槳行船所唱之歌。 晉 左思 《蜀都賦》:“吹洞簫,發(fā)櫂謳?!?南朝 宋 鮑照 《登黃鶴磯》詩:“臨流斷商絃,瞰川悲棹謳?!?唐 杜甫 《渼陂行》:“鳧鷖散亂棹謳發(fā),絲管啁啾空翠來。” 清 黃景仁 《渡青弋江》詩:“甫聆棹謳響,勞躅渺已忘?!?/p>
寄恨
寄托愁怨憾恨的情意。 唐 劉禹錫 《傷愚溪》詩引:“ 柳子 歿三年,有僧游 零陵 ,告余曰:‘ 愚溪 無復(fù)曩時矣!’一聞僧言,悲不能自勝,遂以所聞為七言以寄恨?!?唐 李商隱 《夜思》詩:“寄恨一尺素,含情雙玉璫。” 宋 樂史 《楊太真外傳》卷下:“上既悼念貴妃,因采其聲為《雨霖鈴曲》,以寄恨焉。”
酸然
(1).小雨貌。 宋 劉弇 《走筆答郭子隆句稽》詩:“酸然梅雨天,煩襟斗湔浣?!?/p>
(2).凄然,悲傷?!稌x書·殷仲堪傳》:“﹝ 仲堪 ﹞將之任,又詔曰:‘卿去有日,使人酸然。’” 宋 陸游 《送子虡赴金壇丞》詩:“平生知幾別,此別益酸然?!?/p>
陳與義名句,王應(yīng)仲欲附張恭甫舟過湖南久不決今日忽聞遂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