疇昔罪臣投荊州,板輿惴惴那得留
出自宋代吳則禮《續(xù)百憂集行》:
少陵昨者百憂集,但言兒啼四壁空。
羈臣即今百憂集,永痛母氏崩心胸。
疇昔罪臣投荊州,板輿惴惴那得留。
老人端已怕勞事,況乃離別酸鼻頭。
荊州破屋冷似鐵,眼邊種種那堪說。
縛竹為瓦安得完,往往稀間過霜雪。
母氏癯然由暑熱,喘臥十日遽死訣。
至斯極矣其予乎,每輒念此骨欲折。
九重陛下仁如天,蓬赦卻上沙市船。
飽聞荊江西江惡,舉家性命實可憐。
余生休論飯不足,今費君王岳祠祿。
母氏棄吾如許時,殊方只有看云哭。
賀公吳語慎莫嫌,渠自山陰一茅屋。
瘦妻稚子姑團欒,此叟堆灰未窮獨。
注釋參考
疇昔
疇昔 (chóuxī) 往昔;日前;以前 in former times 于疇昔之夜,夢坐奠于兩楹之間?!抖Y記·檀弓》 疇昔之事荊州
(1).古“九州”之一。在 荊山 、 衡山 之間。 漢 為十三刺史部之一。轄境約相當于今 湘 鄂 二省及 豫 桂 黔 粵 的一部分; 漢 末以后轄境漸小。 東晉 定治 江陵 (現(xiàn)屬 湖北 ),為當時及 南朝 長江 中游重鎮(zhèn)。 明 清 置府,后廢?!稌び碡暋罚骸?荊 及 衡陽 惟 荊州 ?!眳㈤啞蹲x史方輿紀要》卷七八、《嘉慶一統(tǒng)志》卷三四四。
(2). 唐 韓朝宗 曾任 荊州 長史,為時人所推重,稱 韓荊州 。見 唐 李白 《與韓荊州書》。后因以“荊州”稱己所推重之士。 明 章懋 《與張都運吉》書:“愿識荊州,為日久矣!”參見“ 識荊 ”。
板輿
(1).古代一種用人抬的代步工具。多為老人乘坐?!稘h書·王莽傳下》“朝見挈茵輿行” 顏師古 注引 晉 晉灼 曰:“豈今之板輿而鋪茵乎?” 唐 高彥休 《唐闕史·李丞相特達》:“蹇驢村僕,不得與鳴珂武衛(wèi)者較進……伺板輿出,拜於道左。” 清 魏源 《客懷》詩之六:“地平如板輿,天覆如穹廬?!?/p>
(2). 晉 潘岳 《閑居賦》:“太夫人乃御板輿,升輕軒,遠覽王畿,近周家園?!焙笠蛞源腹倮粼谌斡B(yǎng)父母之詞。 唐 岑參 《酬成少尹駱谷行見呈》詩:“榮祿上及親,之官隨板輿。” 元 薩都剌 《題劉山長雪夜板輿圖》詩:“板輿行樂處,鶴髮儘鬖鬖。人子誰無母, 劉 家獨有男?!?清 黃宗羲 《工部郎中姜公夫人錢氏祔葬墓志銘》:“令子京兆 希轍 ,孝愛之德聞於天下,板輿所至,讌喜相從?!?/p>
惴惴
惴惴 (zhuìzhuì) 恐懼的樣子 tremble in fear 惴惴焉摩玩不已?!濉?袁枚《黃生借書說》 惴惴奉行。——《明史》 惴惴恐不當意?!读凝S志異·促織》那得
1.怎得;怎會;怎能。吳則禮名句,續(xù)百憂集行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