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常省元《書園契上趙尚書》:
乾坤到處是吾亭,機(jī)械從來未必真。
覆雨翻云成底事,清風(fēng)明月冷看人。
蘭亭禊事今非晉,桃洞神仙也笑秦。
園是主人身是客,問君還有幾年身。
注釋參考
覆雨翻云
(1).比喻玩弄手段,反復(fù)無常。 明 何景明 《長安大道行》:“薰天灼地期長久,覆雨翻云亦隨手?!?明 無名氏 《贈書記·掃塋遘俠》:“奚奴閲人已久,儘識他覆雨翻云。”
(2).比喻世事變幻莫測。 宋 吳文英 《鳳池吟·慶梅津自畿漕除右司郎官》詞:“舊文書幾閣,昏朝醉暮,覆雨翻云。忽變清明,紫垣敕使下星辰?!?廖仲愷 《黃金縷·自蘆湖望富士山》詞:“世事推遷渾不定,昔日烘烘,今日清清冷。覆雨翻云憑記省,??菔癄€惟君賸!”
成語解釋形容人反復(fù)無常或慣于耍手段。覆雨翻云出處唐·杜甫《貧交行》:“翻手作云覆手雨,紛紛輕薄何須數(shù)?!笔褂美涓灿攴扑氖辏瑢7抗草偝卸黝?。底事
(1).何事。 唐 劉肅 《大唐新語·酷忍》:“天子富有四海,立皇后有何不可,關(guān)汝諸人底事,而生異議!” 宋 張?jiān)?《賀新郎·送胡邦衡侍制赴新州》詞:“底事 崑崙 傾 砥柱 ,九地黃流亂注?” 清 趙翼 《陔馀叢考·底》:“ 江 南俗語,問何物曰底物,何事曰底事。 唐 以來已入詩詞中。” 陳毅 《為蘇南磨擦答某君書》詩:“投降緣底事?敵偽已圖窮。”
(2).此事。 宋 林希逸 《題達(dá)摩渡蘆圖》詩:“若將底事比渠儂,老胡暗中定羞殺。” 清 李漁 《蜃中樓·怒遣》:“歸向慈親告,底事羞還怕?!?/p>
清風(fēng)明月
清風(fēng)明月 (qīngfēngmíngyuè) 形容清閑無事 be at leisure 不妄交接,門無雜賓。有時獨(dú)醉,曰:“入吾室者,但有清風(fēng);對吾飲者,惟當(dāng)明月?!薄赌鲜贰ぶx晦傳》 金馬玉堂三學(xué)士,清風(fēng)明月兩閑人——宋· 歐陽修《會老堂致語》 也作“明月清風(fēng)” 成語解釋只與清風(fēng)、明月為伴。比喻不隨便結(jié)交朋友。也比喻清閑無事。清風(fēng)明月出處《南史·謝惠傳》:“入吾室者,但有清風(fēng);對吾飲者,惟當(dāng)明月。”使用例句金馬玉堂三學(xué)士,清風(fēng)明月兩閑人。常省元名句,書園契上趙尚書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
- 勝負(fù)無常數(shù),先觀曲直知作者:劉克莊作品:竹溪直院盛稱起予草堂詩之善暇日覽之多有可
- 千峰隨雨暗,一徑入云斜作者:溫庭筠作品:題盧處士山居 / 處士盧岵山居
- 疏柳無心掛明月,敗荷有恨倚西風(fēng)作者:戴復(fù)古作品:張仁仲提干衡陽冰壺亭燕客
- 吳興卑小君應(yīng)屈,為是蓬萊最后仙作者:白居易作品:得湖州崔十八使君書,喜與杭越鄰郡,因成長
- 粉署因揚(yáng)歷,朱門更郁陶作者:楊億作品:次韻和光祿黃少卿學(xué)士感恩書事十六韻
- 秦霸周衰古官廢,下堙上塞王道頗。作者:元稹作品:和李校書新題樂府十二首
- 豐兇歲所有,農(nóng)事更深論。作者:陸游作品:與兒子至東村遇父老共語因作小詩
- 忽忽余年往,茫茫不自知。
- 鸞膠搗松煙,成此金石姿,雖以剛故折,挺特終不移
- 我行懵道遠(yuǎn),爾獨(dú)知天風(fēng)。作者:李白作品:魯城北郭曲腰桑下送張子還嵩陽
- 10小企鵝大逃亡