不作好惡生枝葉
出自宋代楊簡(jiǎn)《送黃文叔侍郎赴三山》:
某信人心即大道,先圣遺言茲可考。
心之精神是謂圣,詔告昭昭復(fù)皜皜。
如何后學(xué)尚生疑,職由起意而支離。
自此濫觴至滔襄,毋惑懷玉不自知。
何思何慮心思靈,不識(shí)不知洞光明。
意萌微動(dòng)雪沾水,泯然無際澄且清。
侍郎日用所自有,總是本原非左右。
舉而措之于三山,的然民仰如父母。
鑒明水止?fàn)T絲百,變化云為奇復(fù)奇。
斯妙可言不可思,矧可傾耳而聽之。
不作好惡生枝葉。
注釋參考
不作
(1).不興起;不興盛?!抖Y記·樂記》:“暴民不作,諸侯賓服?!?孔穎達(dá) 疏:“不作,謂不動(dòng)作也。”《孟子·滕文公下》:“圣王不作,諸侯放恣?!?趙岐 注:“不作,圣王之道不興。”《韓詩外傳》卷三:“無令財(cái)貨上流,則逆不作?!薄段倪x·班固<兩都賦序>》:“昔 成 康 沒而頌聲寢,王澤竭而詩不作?!?李善 注:“作,興也?!?/p>
(2).不耕作;不寫作?!妒酚洝ぺw世家》:“耕事方急,一日不作,百日不食?!?清 顧炎武 《金陵雜詩》之一:“詩人長(zhǎng)不作,千載尚風(fēng)流。”
方言。不能,情理上不容許。《老殘游記》第七回:“和尚家又不作帶兵器,所以這拳法專為保護(hù)身命的?!?/p>
惡生
猶厭生。《墨子·大取》:“諸所遭執(zhí)而欲惡生者,人不必以其請(qǐng)得焉。” 孫詒讓 間詁:“請(qǐng),亦讀為情……惡生謂樂於就死也。言遭囚執(zhí)而不求生,則雖有屈抑而不欲自明,故不能得其情實(shí)。”
枝葉
枝葉 (zhīyè) 枝條和樹葉 branches and leaves 那棵大樹枝葉茂盛 比喻瑣碎的言辭或情節(jié) minor details 子孫 offspring 喻同宗旁支 collateral branch (of a family) 強(qiáng)本干,弱枝葉楊簡(jiǎn)名句,送黃文叔侍郎赴三山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