性起妙不染,心行寂無蹤。
出自唐朝皎然《奉酬于中丞使君郡齋臥病見示一首》
宿昔祖師教,了空無不可??蓍挛此郎?,理心寄行坐。
仁公施春令,和風(fēng)來澤我。生成一草木,大道無負(fù)荷。
論入空王室,明月開心胸。性起妙不染,心行寂無蹤。
若非禪中侶,君為雷次宗。比聞朝端名,今貽郡齋作。
真思凝瑤瑟,高情屬云鶴。抉得驪龍珠,光彩曜掌握。
若作詩中友,君為謝康樂。盤薄西山氣,貯在君子衿。
澄澹秋水影,用為字人心。群物如鳧鹥,游翱愛清深。
格居第一品,高步凌前躅。精義究天人,四坐聽不足。
伊昔柳太守,曾賞汀洲蘋。如何五百年,重見江南春。
公每省往事,詠歌懷昔辰。以茲得高臥,任物化自淳。
還因訪禪隱,知有雪山人。
注釋參考
心行
(1).謂心施仁德而不表露于外。《管子·形勢》:“見與之交,幾於不親;見哀之役,於不結(jié);見施之德,幾於不報;四方所歸,心行者也?!?尹知章 注:“心行而不見,則四方歸之?!薄豆茏印ば蝿萁狻罚骸澳苄男械?,則天下莫能與之爭矣?!?/p>
(2).佛教語。變動不居之心。心以流行于事相為作用,故稱?!斗ㄈA經(jīng)·方便品》:“佛知彼心行,故為説大乘?!?唐 白居易 《愛詠》詩:“辭章諷詠成千首,心行歸依向一乘。坐倚繩牀閑自念,前生應(yīng)是一詩僧?!?/p>
(3).猶品行。《北史·祖珽傳》:“ 孝徵 心行雖薄,奇略出人,緩急真可馮仗?!?宋 邵博 《聞見后錄》卷二二:“ 仁皇帝 每曰‘某心行不佳’,后竟除平章事,蓋 仁皇帝 盛德大度,不念舊惡故也。” 元 王子一 《誤入桃源》第一折:“人物不撐達(dá),服色儘奢華,心行更姦猾?!?/p>
無蹤
見“ 無蹤 ”。
亦作“ 無蹤 ”。沒有蹤跡或蹤影。 唐 張喬 《送僧雅覺歸東?!吩姡骸傍B行來有路,帆影去無蹤。” 宋 惠洪 《效李白湘中體》詩:“雁字初成春有信,煙鬟空好雨無蹤?!薄抖膛陌阁@奇》卷四:“﹝ 張寅 ﹞被惡宦謀財害命……尸首無蹤,滔天大變,萬古奇冤?!?/p>
皎然名句,奉酬于中丞使君郡齋臥病見示一首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
- 9碼上花