噓枯茍得一援手,寒暖不問南北枝
出自宋代胡仲弓《楊仲仁為梅返魂有詩因次其韻》:
窗草不除生意足,朋豀瓶梅今似之。
噓枯茍得一援手,寒暖不問南北枝。
注釋參考
噓枯
比喻拯絕扶危。 宋 蘇軾 《答丁連州啟》:“每憐遷客之無歸,獨振孤風而愈厲,固無心於集苑,而有力於噓枯。” 宋 陸游 《上史運使啟》:“雖多病懷歸,徒費噓枯之力;然至仁逮下,實寬束濕之憂?!?清 王韜 《淞隱漫錄·鮑琳娘》:“ 憐影 知己命為 琳娘 所救,乘軒親往致謝。一見如舊識,甚相愛悅,曰:‘姊操何妙術,竟能續(xù)斷噓枯、拯絶援危,而至若是之神哉?’”
得一
(1).得道?!独献印罚骸拔糁靡徽撸禾斓靡灰郧?;地得一以寧;神得一以靈;谷得一以盈;萬物得一以生;侯王得一以為天下貞?!?王弼 注:“一,數(shù)之始而物之極也,各是一物之生,所以為主也。物皆各得此一以成?!薄秴问洗呵铩ふ撊恕罚骸盁o以害其天則知精,知精則知神,知神之謂得一。凡彼萬形,得一后成?!?高誘 注:“一,道也。天道生萬物,萬物得一乃(后)成也。”《楚辭·遠游》:“奇 傅説 之託辰星兮,羨 韓眾 之得一?!?王逸 注:“喻古先圣獲道純也。” 晉 陶潛 《感士不遇賦》:“承前王之清誨,曰天道之無親;澄得一以作鑒,恒輔善而佑仁。” 北周 庾信 《周祀圜丘歌·皇夏》:“得一惟清,於萬斯寧?!?/p>
(2).天的代稱。 唐 無名氏 《鴻慶寺碑》:“上奉得一,下及七世父母,法界眾生。”
援手
(1).伸手拉人一把以解救其困厄。語出《孟子·離婁上》:“天下溺,援之以道;嫂溺,援之以手?!?宋 蘇軾 《洗玉池銘》:“援手之勞,終睨莫拾?!?清 紀昀 《閱微草堂筆記·灤陽消夏錄三》:“父陷寃獄,得公一語可活。公肯援手,當不惜此身?!?/p>
(2).泛指援助?!抖膛陌阁@奇》卷七:“不遇援手,焉復其所?!?李大釗 《青春》:“何待他人之援手,始以遂其生者?!?/p>
寒暖
冷熱;寒冷和溫暖。 《禮記·王制》:“凡居民材,必因天地寒煖燥濕?!?《宋書·律歷志上》:“以六十律分一朞之日,黃鐘自冬至始,及冬至而復,陰陽寒煖風雨之占於是生焉?!?#160; 沉從文 《從文自傳·我讀一本小書同時又讀一本大書》:“按照天氣寒暖,想到河中的鱖魚被釣起離水以后撥剌的情形,想到天上飛滿風箏的情形。”
不問
(1).不慰問?!吨芏Y·秋官·大行人》:“出入三積,不問壹勞?!?/p>
(2).不過問;不詢問?!妒酚洝り愗┫嗍兰摇罚骸?漢王 以為然,乃出黃金四萬斤,與 陳平 ,恣所為,不問其出入。” 唐 李商隱 《賈生》詩:“可憐夜半虛前夕,不問蒼生問鬼神?!?宋 曾鞏 《兜率院記》:“至于浮屠人雖費如此,皆置不問,反傾府空藏而棄與之?!?夏衍 《不愁沒有工作》:“但是 上海 就是這樣的可以放置不問了嗎?”
(3).不管;無論。 北魏 賈思勰 《齊民要術·耕田》:“凡耕:高下田,不問春秋,必須燥溼得所為佳?!薄抖鼗妥兾募ぱ嘧淤x變文》:“雀兒出來,不問好惡,拔拳即搓?!?元 關漢卿 《救風塵》第三折:“不問官妓私科子,只等有好的來你客店里,你便來叫我?!?/p>
(4).不依法處分;不追究刑事責任。 唐 韓愈 《論淮西事宜狀》:“朕即赦 元濟 不問,迴軍討之?!?明 沉德符 《野獲編·兵部·武弁殺邑令父子》:“乃父子俱死箠楚,寧非衣冠奇禍,何以置 興 不問? 興 尋病,得伏枕死。” mao{1~1}澤{1*1}東 《為爭取國家財政經濟狀況的基本好轉而斗爭》:“在這個問題上,必須實行鎮(zhèn)壓與寬大相結合的政策,即首惡必辦,脅從者不問,立功者受獎的政策,不可偏廢?!?/p>
南北
南北 (nán-běi) 北方和南方 north and south 南端到北端之間的距離 from north to south胡仲弓名句,楊仲仁為梅返魂有詩因次其韻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