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宋太宗《緣識》:
人心樂樂聚神州,秀麗煙霞勝十洲。
細柳高來齊拂岸,飛島時下傍輕舟。
風(fēng)搖碧浪藏魚窟,園時朱櫻滿樹頭。
歌唱新聲雙揭調(diào),花前別是一般流。
揎衫整羽揩金鏃,圓月開弓射白鷗。
云與山連恒為白,春生夏長莫知秋。
三天得路迷仙府,百辟盈衢從冕旒。
務(wù)本含靈皆自化,和平盛世縱遨游。
注釋參考
三天
(1).我國古代關(guān)于天體的學(xué)說,有渾天、宣夜、蓋天三家,稱為“三天”?!端螘ぢ蓺v志序》:“《天文》雖為該舉,而不言天形,致使三天之説,紛然莫辨?!痹敗?宣夜 ”。
(2).道教稱清微天、禹馀天、大赤天為三天。《漢武帝內(nèi)傳》:“是三天上元之官,統(tǒng)領(lǐng)十萬?!薄逗?nèi)十洲記·方丈洲》:“ 方丈洲 在 東海 中心……有金玉琉璃之宮,三天司命所治之處。”《云笈七籤》卷八:“三天者,清微天、禹餘天、大赤天是也?!?/p>
(3).佛教稱欲界、se{1-1}界、無se{1-1}界為三天。 唐 李白 《秋日登揚州西靈塔》詩:“萬象分空界,三天接畫梁?!?王琦 注:“三天,謂欲界天、se{1-1}界天、無se{1-1}界天也?!?明 何景明 《詠天寧寺塔》詩:“鏡現(xiàn)三天象,珠含四日光?!?/p>
(4).泛指天空?!段饔斡洝返谑兀骸?行者 道:‘你不曾見夜間那火,光騰萬里,亮透三天,且休説二十里,就是二百里也照見了?!?/p>
(5).指 清 代皇子及諸王公讀書的前、中、后三殿。 清 陳康祺 《郎潛紀(jì)聞》卷一:“世稱上齋曰三天,蓋由從前列圣每歲駐蹕 澄清園 ,諸王公即讀書園廬,其地為殿三層,皆有 世宗 皇帝御書匾額,前曰‘前垂天貺’,謂之前天;中曰‘中天景物’,謂之中天;后曰‘后天不老’,謂之后天,統(tǒng)謂之三天?!?/p>
得路
(1).指仕途得志。 唐 孟郊 《傷時》詩:“男兒得路即榮名,邂逅失途成不調(diào)。”
(2).當(dāng)?shù)?,?dāng)權(quán)。 唐 蘇鶚 《杜陽雜編》卷上:“是時文學(xué)相高,公道大振,得路者咸以推賢進善為意。” 宋 劉克莊 《賀新郎·送唐伯玉還朝》詞:“憶當(dāng)年, 天章閣 上, 建明 尤偉, 慶歷 諸賢方得路,便不容他老子?!?/p>
仙府
(1).仙人所住的府第。 唐 元結(jié) 《引極·望仙府》詩:“中何有兮人不覩,遠攲差兮閟仙府?!?/p>
(2).借稱道觀。 唐 高適 《玉真公主歌》:“仙宮仙府有真仙, 天寶 天仙秘莫傳?!?/p>
(3).仙界的官署。 唐 谷神子 《博異志·張遵言》:“大王者,仙府之謫官也,今居於此?!?宋 葉夢得 《石林詩話》卷下:“ 元厚之 知 荊南 ,嘗夢至仙府……未幾,召入為學(xué)士?!?/p>
百辟
(1).諸侯?!稌ぢ逭a》:“汝其敬識百辟享,亦識其有不享?!?孔 傳:“奉上謂之享。言汝為王,其當(dāng)敬識百君諸侯之奉上者,亦識其有違上者?!薄秶Z·魯語上》:“其 周公 、 太公 及百辟神祗實永饗而賴之?!?韋昭 注:“辟,君也?!薄段倪x·張衡<東京賦>》:“然后百辟乃入,司儀辨等,尊卑以班?!?薛綜 注:“百辟,諸侯也?!?/p>
(2).百官?!端螘た琢罩畟鳌罚骸?羨之 ( 徐羨之 )內(nèi)居朝右,外司輦轂,位任隆重,百辟所瞻?!?唐 白居易 《醉后走筆酬劉五主簿長句之贈》詩:“閶闔晨開朝百辟,冕旒不動香煙碧?!?宋 蘇軾 《代普寧王賀冬表》:“臣猥以暗弱,仰荷誨憐,敢先百辟之朝,以祝萬年之壽。” 清 袁枚 《隨園詩話》卷四:“昔人稱 謝太傅 ( 謝安 )功高百辟,心在一邱?!?/p>
冕旒
[king's crown with tassels] 古代帝王的禮冠和禮冠前后的玉串,也用作皇帝的代稱
詳細解釋(1).古代大夫以上的禮冠。頂有延,前有旒,故曰“冕旒”。天子之冕十二旒,諸侯九,上大夫七,下大夫五。見《周禮·夏官·弁師》。 晉 崔豹 《古今注·問答釋義》:“ 牛亨 問曰:‘冕旒以繁露,何也?’答曰:‘綴珠垂下,重如繁露也。’” 清 袁枚 《新齊諧·蔣太史》:“王年三十餘,清瘦微鬚,冕旒盛服,執(zhí)笏北向?!?/p>
(2).專指皇冠。借指皇帝、帝位。 南朝 梁 沉約 《勸農(nóng)訪民所疾苦詔》:“冕旒屬念,無忘夙興?!?唐 韓愈 《江陵途中寄三學(xué)士》詩:“昨者京師至,嗣皇傳冕旒?!?明 沉鯨 《雙珠記·奏議頒赦》:“若奏若啟,達羣意於冕旒?!?胡適 《<鏡花緣>的引論》四:“他( 武則天 )能使一班文人政客拜倒在他的冕旒之下?!?/p>
宋太宗名句,緣識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