豈伊問天命,但欲為山游
出自唐代李頎《題綦毋校書別業(yè)》:
常稱掛冠吏,昨日歸滄洲。
行客暮帆遠,主人庭樹秋。
。
豈伊問天命,但欲為山游。
萬物我何有,白云空自幽。
。
蕭條江海上,日夕見丹丘。
生事非漁釣,賞心隨去留。
。
惜哉曠微月,欲濟無輕舟。
倏忽令人老,相思河水流。
注釋參考
豈伊
猶豈,難道。伊,語中助詞,無義?!对姟ば⊙拧ろ熪汀罚骸柏M伊異人,兄弟匪他?!薄逗鬂h書·杜喬傳》:“故陳資斧而人靡畏,班爵位而物無勸。茍遂斯道,豈伊傷政?!?南朝 宋 何承天 《重答顏光祿書》:“豈伊好辯,未獲云已?!?唐 李白 《贈崔司戶文昆季》詩:“豈伊 箕山 故,特以風(fēng)期親?!?/p>
問天
謂心有委屈而訴問于天。 漢 王逸 《<楚辭·天問>序》:“《天問》者, 屈原 之所作也。何不言問天?天尊不可問,故曰天問也?!?唐 王維 《偶然作》詩之一:“未嘗肯問天,何事須擊壤。”
為山
喻建立功業(yè)。 晉 陶潛 《悲從弟仲德》詩:“在數(shù)竟不免,為山不及成?!眳⒁姟?為山九仞,功虧一簣 ”。
李頎名句,題綦毋校書別業(yè)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