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蘇軾《和陶贈羊長史》:
我非皇甫謐,門人如摯虞。
不持兩鴟酒,肯借一車書。
欲令海外士,觀經(jīng)似鴻都。
結(jié)發(fā)事文史,俯仰六十喻。
老馬不耐放,長鳴思服輿。
故知根塵在,未免病藥俱。
念君千里足,歷塊猶踟躕。
好學(xué)真伯業(yè),比肩可相如。
此書久已熟,救我今荒蕪。
顧慚桑榆迫,久厭詩書娛。
奏賦病未能,草玄老更疏。
猶當(dāng)距楊墨,稍欲懲荊舒。
注釋參考
楊墨
(1). 戰(zhàn)國 時 楊朱 與 墨翟 的并稱?!肚f子·胠篋》:“削 曾 史 之行,鉗 楊 墨 之口。” 成玄英 疏:“ 楊朱 、 墨翟 秉性宏辯?!薄睹献印る墓隆罚骸?楊 墨 之道不息, 孔子 之道不著?!?唐 韓愈 《上宰相書》:“ 楊 、 墨 、 釋 、 老 之學(xué),無所入于其心,其所著皆約六經(jīng)之旨而成文?!?/p>
(2).指 楊 墨 的學(xué)說。 楊朱 主張為我, 墨翟 主張兼愛,是 戰(zhàn)國 時期與儒家對立的兩個重要學(xué)派?!睹献印る墓隆罚骸拔釣榇藨?,閑先圣之道,距 楊 墨 ,放淫辭,邪説者不得作?!?漢 揚(yáng)雄 《法言·吾子》:“古者 楊 墨 塞路, 孟子 辭而闢之,廓如也?!?宋 陳亮 《與應(yīng)仲實(shí)書》:“近世 張給事 學(xué)佛有見……其為人心之害,何止於 戰(zhàn)國 之 楊 墨 也!” 清 趙翼 《甌北詩話·韓昌黎詩》:“ 昌黎 以道自任,因 孟子 距 楊 墨 ,故終身亦闢佛 老 ?!?/p>
(3).借指儒家以外的各學(xué)派。 唐 李白 《送于十八應(yīng)四子舉落第還嵩山》詩:“炎炎四真人,摛辯若濤波。交流無時寂, 楊 墨 日成科?!?王琦 注:“《通典》: 開元 二十九年,始於京師置 崇玄館 ,諸州置道學(xué)生徒有差,謂之道舉……習(xí)《老》、《莊》、《文》、《列》,謂之四子。蔭第與國子監(jiān)同?!?/p>
荊舒
亦作“荊荼”。指 春秋 時的 楚國 和 舒國 。 舒 在今 安徽省 廬江縣 境內(nèi),時為 楚 之與國,故連稱。《詩·魯頌·閟宮》:“ 戎 狄 是膺, 荊 舒 是懲?!?鄭玄 箋:“ 僖公 與 齊桓 舉義兵,北當(dāng) 戎 與 狄 ,南艾 荊 及羣 舒 。”《史記·建元以來侯者年表序》:“自《詩》、《書》稱 三代 ‘ 戎 狄 是膺, 荊 荼 是徵’, 齊桓 越 燕 伐 山戎 , 武靈王 以區(qū)區(qū) 趙 服單于。” 司馬貞 索隱:“荼,音舒?!?宋 蘇軾 《和贈羊長史》詩:“猶當(dāng)距 楊 墨 ,稍欲懲 荊 舒 ?!?章炳麟 《說林上》:“觀 桓 文 之?dāng)?孤竹 ,撻 荊 舒 ,非峒谷之小蠻夷也。”
蘇軾名句,和陶贈羊長史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