入山我愿群糜鹿,蹈海君應(yīng)訪斗槎
出自近現(xiàn)代柳亞子《次韻和陳巢南歲暮感懷之作》:
匈奴未滅敢言家?攬鏡猶言鬢未華。
赤縣無人存正朔,青衫有淚哭琵琶。
入山我愿群糜鹿,蹈海君應(yīng)訪斗槎。
留得歲寒松柏在,任他世網(wǎng)亂如麻。
注釋參考
入山
(1).進入山里。《史記·外戚世家》:“ 少君 年四五歲時,家貧……為其主人入山作炭。” 宋 蘇軾 《與林天和長官》之二十:“知入山未還,即日想已還治。起居佳否?往來衝冒,然勝游計不為勞也。”《三國演義》第一二○回:“又大興土木,作 昭明宮 ,令文武各官入山采木。”
(2).指隱居。《三國志·蜀志·先主傳》“遷 觀 為別駕從事” 裴松之 注引 三國 吳 袁暐 《獻帝春秋》:“汝欲取 蜀 ,吾當披髮入山,不失信於天下也?!?唐 白居易 《效陶潛體》詩之十四:“入山燒黃白,一旦化為灰?!?許杰 《<文藝批評與人生>自序》:“我既然還生活在人類社會里,也并不想出世,也不想入山?!?/p>
蹈海
蹈海 (dǎohǎi) (為了zi{1-1}殺)投海 plunge into the sea to commit suicide;jump into water 蹈海自盡 面壁十年圖破壁,難酬蹈海亦英雄。——zhou{1-1}恩{1~1}來《大江歌罷掉頭東》柳亞子名句,次韻和陳巢南歲暮感懷之作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