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唐朝王珪《詠淮陰侯》
秦王日兇慝,豪杰爭共亡。信亦胡為者,劍歌從項梁。
項羽不能用,脫身歸漢王。道契君臣合,時來名位彰。
北討燕承命,東驅(qū)楚絕糧。斬龍堰濉水,擒豹僭夏陽。
功成享天祿,建旗還南昌。千金答漂母,百錢酬下鄉(xiāng)。
吉兇成糾纏,倚伏難預(yù)詳。弓藏狡兔盡,慷慨念心傷。
注釋參考
道契
(1).謂彼此思想一致、志趣相投。《文選·袁宏<三國名臣序贊>》:“體分冥固,道契不墜。” 李善 注:“言至於君臣之體分,既固於冥兆,上下之契,亦存而不墜。”
(2).指一同修道的至交。《歧路燈》第七三回:“彼時結(jié)為道契。今日特便道過訪,不料已物故幾年?!?/p>
(3).謂與佛、道有緣分。 唐 司空圖 《二十四詩品·超詣》:“遠引若至,臨之已非,少有道契,終與俗違?!?/p>
(4). 清 末,外國人在 中國 境內(nèi)可以隨意用永遠租用的名義,向業(yè)主租賃土地。議妥成交,要由當?shù)氐牡朗鸢l(fā)給地契,叫做道契。《二十年目睹之怪現(xiàn)狀》第八四回:“他便拿了這契據(jù),到道署里轉(zhuǎn)道契。”
君臣
(1).君主與臣下?!兑住ば蜇浴罚骸坝懈缸?,然后有君臣;有君臣,然后有上下?!?唐 韓愈 《送浮屠文暢師序》:“彼見吾君臣父子之懿,文物事為之盛,其心有慕焉?!?宋 范仲淹 《陽禮教讓賦》:“侯以明之,罔替君臣之義;禮無違者,遂詣賓主之情?!?清 葉廷琯 《鷗陂漁話·黃陶庵集外詩》:“當日君臣荒樂,文武酣嬉之狀,如遇目前。”
(2).中醫(yī)方劑中的主藥與輔藥。《素問·至真要大論》:“方制君臣何謂也? 岐伯 曰:‘主病之謂君,佐君之謂臣?!薄对企牌呋`》卷六六:“君臣相得,浮沉得度,藥物和合,即神仙之要妙也。”《醒世恒言·蔡瑞虹忍辱報仇》:“ 吳金 害了個寒癥, 陳小四 假意殷勤,贖藥調(diào)理。那藥不按君臣,一服見效, 吳金 死了?!?/p>
(3).指主食和副食。 清 李漁 《閑情偶寄·頤養(yǎng)·調(diào)飲啜》:“可見性好之物,多食不為祟也,但亦有調(diào)劑君臣之法,不可不知……肉與食較,則食為君而肉為臣。”詳“ 君臣佐使 ”。
名位
1.官職與品位;名譽與地位。王珪名句,詠淮陰侯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