正短棹輕蓑,牽筒荇帶,縈網(wǎng)莼絲
出自宋代周密《祝英臺(tái)近(花港觀魚)》:
六橋春浪暖,漲桃雨、鱖初肥。
正短棹輕蓑,牽筒荇帶,縈網(wǎng)莼絲。
依稀。
岸紅溯遠(yuǎn),漾仙舟、誤入武陵溪。
何處金刀膾玉,畫船傍柳頻催。
芳堤。
漸滿斜暉。
舟葉亂、浪花飛。
聽暮榔聲合,鷗沈暗渚,鷺起煙磯。
忘機(jī)。
夜深浪靜,任煙寒、自載月明歸。
三十六鱗過(guò)卻,素箋不寄相思。
注釋參考
短棹
亦作“ 短櫂 ”。 1.劃船用的小槳。 五代 閻選 《定風(fēng)波》詞:“扁舟短棹歸蘭浦,人去,蕭蕭竹徑透青莎?!?宋 朱敦儒 《好事近·漁父》詞:“短棹釣船輕,江上晚煙籠碧?!?元 張憲 《賦松江漁者》:“短櫂輕舟白髮翁,往來(lái)常在 泖 西東。” 清 侯方域 《與阮光祿書》:“僕今已遭亂無(wú)家,扁舟短棹,措此身甚易?!?/p>
(2).指小船。 唐 戴叔倫 《泛舟》詩(shī):“孤尊秋露滑,短櫂晚煙迷?!?宋 無(wú)名氏 《水調(diào)歌頭·建炎庚戌題吳江》詞:“平生 太湖 上,短棹幾經(jīng)過(guò)。如今重到何事,愁與水云多?!?/p>
莼絲
蓴菜。 唐 杜甫 《陪王漢州留杜綿州泛房公西湖》詩(shī):“豉化蓴絲熟,刀鳴鱠縷飛?!?宋 蘇軾 《送劉攽卒海陵》詩(shī):“秋風(fēng)昨夜入庭樹,蓴絲未老君先去。” 清 納蘭性德 《摸魚兒·送別德清蔡夫子》詞:“且笑煮鱸魚,趁著蓴絲碧。”
周密名句,祝英臺(tái)近(花港觀魚)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