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唐朝張九齡《與生公尋幽居處》
同方久厭俗,相與事遐討。及此云山去,窅然巖徑好。
疑入武陵源,如逢漢陰老。清諧欣有得,幽閑欻盈抱。
我本玉階侍,偶訪金仙道。茲焉求卜筑,所過(guò)皆神造。
歲晚林始敷,日晏崖方杲。不種緣嶺竹,豈植臨潭草。
即途可淹留,隨日成黼藻。期為靜者說(shuō),曾是終焉保。
今為簡(jiǎn)書畏,只令歸思浩。
注釋參考
同方
(1).志向相同。亦指志向相同者?!抖Y記·儒行》:“儒有合志同方,營(yíng)道同術(shù)。”《逸周書·官人》:“合志而同方,共其憂而任其難,行忠信而不疑?!?朱右曾 校釋:“方,向,志之所向?!?宋 范成大 《次韻嚴(yán)子文旅中見(jiàn)贈(zèng)》:“交情敢説同方友,句法甘從弟子員?!?/p>
(2).謂同在一體?!段倪x·陸機(jī)<演連珠>》:“是以天殊其數(shù),雖同方不能分其慼;理塞其通,則并質(zhì)不能共其休?!?劉孝標(biāo) 注:“耳之與目,同在於身,而苦樂(lè)有殊,不能相救?!?/p>
(3).同在一地。 唐 張九齡 《與生公尋幽居處》詩(shī):“同方久厭俗,相與事遐討?!?/p>
相與
相與 (xiāngyǔ) 副詞。表示同時(shí)同地做某件事。可譯為“共同” together;deal with sb.;get along with sb. 舍人相與諫?!妒酚洝ちH藺相如列傳》 卒相與歡。 平原君竟與 毛遂偕。十九人相與目笑之而未發(fā)也。——《史記·平原君虞卿列傳》 因相與言。——清· 梁?jiǎn)⒊蹲T嗣同傳》張九齡名句,與生公尋幽居處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
- 9榫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