九天飛錫應(yīng)相誚,三到行朝二十年。
出自唐朝崔道融《山居臥疾廣利大師見訪》
桐谷孫枝已上弦,野人猶臥白云邊。
九天飛錫應(yīng)相誚,三到行朝二十年。
注釋參考
九天
九天 (jiǔtiān) 天的最高處,形容極高。傳說古代天有九重。也作“九重天”、“九霄” the Ninth Heaven;the highest of heavens 馳至九天。——唐· 李朝威《柳毅傳》飛錫
(1).佛教語。謂僧人等執(zhí)錫杖飛空。據(jù)《釋氏要覽》卷下:“今僧游行,嘉稱飛錫。此因高僧 隱峰 游 五臺 ,出 淮西 ,擲錫飛空而往也。若西天得道僧,往來多是飛錫?!薄段倪x·孫綽<游天臺山賦>》:“ 王喬 控鶴以沖天, 應(yīng)真 飛錫以躡虛。” 李周翰 注:“ 應(yīng)真 ,得真道之人,執(zhí)錫杖而行於虛空,故云飛也?!?/p>
(2).佛教語。指僧人游方。 唐 冷朝陽 《同張深秀才游華嚴(yán)寺》詩:“有僧飛錫到,留客話松間?!?宋 王安石 《寄國清處謙》詩:“近有高僧飛錫去,更無餘事出山來。” 清 錢謙益 《與素華禪師書》:“彌天飛錫,仍歸舊隱?!?/p>
(3).佛教語。指游方僧。 唐 張說 《襄州景空寺題融上人蘭若》詩:“何由侶飛錫,從此脫朝簪?!?/p>
相誚
相互嘲諷。 明 唐順之 《<江陰縣新志>序》:“竊聞國朝集諸儒臣修《一統(tǒng)志》時(shí),兩人相誚。其一人欲載科目之?dāng)?shù),則曰:‘此非《進(jìn)士録》也?!湟蝗擞d戶口田賦之?dāng)?shù),則曰:‘此非黃白冊也?!?/p>
三到
謂讀書時(shí)必須心到、眼到、口到,才能有所得。 宋 朱熹 《訓(xùn)學(xué)齋規(guī)·讀書寫文字》:“余嘗謂讀書有三到,謂心到、眼到、口到……三到之中,心到最急。心既到矣,眼口豈不到乎?”
行朝
猶行在?!杜f唐書·崔胤傳》:“伏乞詔赴行朝,以備還駕?!?宋 李綱 《論淮西軍變札子》:“ 王德 擅離職守,奔?xì)w行朝?!薄独m(xù)資治通鑒·元世祖至元十四年》:“ 宜中 ( 陳宜中 )惶恐,亟召 秀夫 ( 陸秀夫 )還行朝?!?清 顧炎武 《延平使至》詩:“身留絶塞援枹伍,夢在行朝執(zhí)戟班?!?/p>
十年
形容時(shí)間長久?!蹲髠鳌べ夜哪辍罚骸耙晦挂皇~,十年尚猶有臭?!?楊伯峻 注:“十年,言其久也?!?唐 賈島 《劍客》詩:“十年磨一劍,霜刃未曾試?!?/p>
崔道融名句,山居臥疾廣利大師見訪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