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南北朝僧伽斯那《愚人食鹽》:
昔有愚人,至于他家。
主人與食,嫌淡無(wú)味。
主人聞已,更為益鹽。
既得鹽美,便自念言:“所以美者,緣有鹽故。
少有尚爾,況復(fù)多也?”愚人無(wú)智,便空食鹽。
食已口爽,反為其患。
注釋參考
口爽
口舌失去辨味的能力?!独献印罚骸拔迳钊四棵?,五音令人耳聾,五味令人口爽。” 王弼 注:“爽,差失也。失口之用,故謂之爽?!?三國(guó) 魏 嵇康 《答難養(yǎng)生論》:“聘享嘉會(huì),則唯餚饌旨酒……饕淫所階,百疾所附,味之者口爽,服之者短祚。”《百喻經(jīng)·愚人食鹽喻》:“愚人無(wú)智,便空食鹽,食已口爽,返為其患?!?/p>
僧伽斯那名句,愚人食鹽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