桃花源上避秦人,豈料漁舟見此身
出自宋代晁說之《三月五日南京梢工來報(bào)船經(jīng)金人殘毀之后尚有》:
桃花源上避秦人,豈料漁舟見此身。
胡虜殺{1*1}人掊玉帛,簡編破櫝委泥塵。
誰施骨肉死生惠,只有皇天后土仁。
可保斯文猶未墜,廟堂宜亦用儒臣。
注釋參考
桃花源
桃花源 (táohuāyuán) 在湖南省桃源縣境,是一個(gè)風(fēng)景秀麗的天然公園,傳說陶淵明因此地而作《桃花源記》,故而得名 the Peach Garden 又稱“桃花潯”,“桃花洞”。指避世隱居的地方,亦指理想的境地 Arcadia避秦
(1). 晉 陶潛 《桃花源記》:“自云先世避 秦 時(shí)亂,率妻子邑人,來此絶境,不復(fù)出焉。”后以“避秦”指避世隱居。 北周 庾信 《周大將軍司馬裔神道碑》:“ 夏陽 適 晉 ,得 隨會 而同奔; 東海 避 秦 ,與 毛公 而俱隱。” 唐 蘇廣文 《自商山宿隱居》詩:“聞道 桃園 堪避 秦 ,尋幽數(shù)日不逢人。”
(2).指躲避qiang{1-1}暴或戰(zhàn)亂?!对诵×罴の嗳~兒·天臺洞》:“夕有猿敲戶,朝無客扣門,見幾個(gè)捕魚人,猶自向山中避 秦 ?!?清 李漁 《奈何天·狡脫》:“我們參禪原是虛名,避 秦 乃其實(shí)意。” 李大釗 《警gao{1~1}全{1*1}國父老書》:“乃若 安南 亡于 法 , 朝鮮 并于 日 ,其墐戶無天,避 秦 無地之慘劇,尤為見者心酸,聞?wù)甙l(fā)指。”
(3).簏名。
漁舟
漁舟 (yúzhōu) 漁船 fishing boat晁說之名句,三月五日南京梢工來報(bào)船經(jīng)金人殘毀之后尚有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