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曹勛《和王倅見惠十篇》:
嗟嗟困犯難,皎皎心莫改。
而能畏四知,遂復(fù)瞻八彩。
又起山林思,浩蕩渺江海。
注釋參考
四知
《后漢書·楊震傳》:“當(dāng)之郡,道經(jīng) 昌邑 ,故所舉 荊州 茂才 王密 為 昌邑 令,謁見,至夜懷金十斤以遺 震 。 震 曰:‘故人知君,君不知故人,何也?’ 密 曰:‘暮夜無(wú)知者。’ 震 曰:‘天知,神知,我知,子知。何謂無(wú)知!’ 密 愧而出?!庇帧秱髻潯罚骸?震 畏四知?!焙蠖嘤脼榱疂嵶猿?、不受非義饋贈(zèng)的典故。《隋書·韋世康傳》:“志除三惑,心慎四知,以不貪而為寶,處膏脂而莫潤(rùn)?!薄杜f唐書·良吏傳下·李尚隱》:“有懷金以贈(zèng) 尚隱 者, 尚隱 固辭之,曰:‘吾自性分,不可改易,非為慎四知也。’竟不受之。”亦作“ 四知金 ”。 唐 杜甫 《風(fēng)疾舟中奉呈湖南親友》詩(shī):“應(yīng)過數(shù)粒食,得近四知金?!?清 趙翼 《入耳贓》詩(shī):“四知金到雖麾去,已是人間入耳贜?!?/p>
八彩
見“ 八采 ”。
曹勛名句,和王倅見惠十篇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