卻來獻納云臺表,小山桂枝不相忘
出自宋代黃庭堅《題子瞻寺壁小山枯木二首》:
爛腸五斗對獄吏,白發(fā)千丈渥滄浪。
卻來獻納云臺表,小山桂枝不相忘。
注釋參考
卻來
亦作“卻來”。歸來。 唐 李白 《東魯見狄博通》詩:“謂言掛席度滄海,卻來應是無長風?!?宋 蘇軾 《送安節(jié)》詩之十四:“萬里卻來日,一庵仍獨居。”
獻納
獻納 (xiànnà) 委婉的提出意見以供接受、采納 make suggestions 無代價地把東西獻出 contribute 獻納金銀云臺
(1).高聳入云的臺閣?!痘茨献印m真訓》:“云臺之高,墮者折脊碎腦,而蟁蝱適足以翱翔?!?晉 郭璞 《客傲》:“夫欣黎黃之音者,不顰蟪蛄之吟;豁云臺之觀者,必閟帶索之歡。” 唐 王勃 《七夕賦》:“君王廼馭風殿而長懷,俯云臺而自矯?!?宋 張輯 《洞仙歌·代壽張辰川》詞:“問因何五馬,踏月云臺。秋色里,卻賞煙霞袖手?!?/p>
(2). 漢 宮中高臺名。 漢光武帝 時,用作召集群臣議事之所,后用以借指朝廷。 南朝 梁 沉約 《為武帝與謝朏敕》:“今方復引領 云臺 ,虛己 宣室 。” 唐 高適 《宋中遇劉書記有別》詩:“白身謁明主,待詔登 云臺 ?!?宋 范成大 《寄贈泉石使李元直入覲》詩:“諸公上 云臺 ,一葉渺 湘浦 ?!?/p>
(3). 漢 宮中高臺名。 漢明帝 時因追念前世功臣,圖畫 鄧禹 等二十八將于 南宮云臺 ,后用以泛指紀念功臣名將之所。 唐 杜牧 《少年行》:“捷報 云臺 賀,公卿拜壽巵?!?清 洪昇 《長生殿·剿寇》:“擁大將,氣雄哉,合圖畫上 云臺 ?!?/p>
(4).山名。在 陜西省 華陰縣 境。即 西岳 華山 的北峰。古代隱者和道家多居于此。 唐 李白 《古風》之十九:“邀我登 云臺 ,高揖 衛(wèi)叔卿 ?!?王琦 注引 慎蒙 《名山記》:“ 云臺峯 在 太華山 東北?!?清 厲鶚 《嚴朗屋寫小像為杜子春事索題》詩之二:“ 云臺峯 頂約驂鸞,杞犬芝童覓最難。”
(5).山名。在 四川省 蒼溪縣 東南,接 閬中縣 界。一名 天柱山 。
(6).山名。在 江蘇省 連云港市 境內。原為海中小島,稱 郁洲 , 明 代始與大陸相連。山上有水簾洞遺跡。 李希凡 《云臺小記》:“ 云臺山 屹立在 黃海 之濱……所謂‘花果山’者,只是 云臺 一百多個山頭中的一陵?!?/p>
(7).道觀名。 唐 李商隱 《送從翁從東川弘農(nóng)尚書幕》詩:“ 錦里 差隣接, 云臺 閉寂寥。” 馮浩 箋注:“所謂 云臺觀 也?!?宋 劉克莊 《水龍吟·己亥自壽》詞之二:“愿 云臺 任滿,又還因任,賽 汾陽 考?!?/p>
小山
文體名。 漢 王逸 《<楚辭·招隱士>解題》:“昔 淮南王 安 博雅好古,招懷天下俊偉之士,自八公之徒,咸慕其德而歸其仁。各竭才智。著作篇章,分造辭賦,以類相從,故或稱小山,或稱大山,其義猶《詩》有小雅、大雅也。”參見“ 大山小山 ”。
桂枝
(1).傳說月中有桂樹,因以“桂枝”指月。 唐 盧照鄰 《明月引》:“橫桂枝於西第,繞菱花於北堂。” 唐太宗 《遼城望月》詩:“魄滿桂枝圓,輪虧鏡彩缺?!?/p>
(2).“桂林一枝”的省言。喻登科及第。 唐 孟浩然 《送洗然弟進士舉》詩:“桂枝如已擢,早逐雁南飛?!?唐 司空曙 《下第日書情寄上叔父》詩:“欲歸江海尋山去,愿報何人得桂枝。” 宋 梅堯臣 《送門人歐陽秀才游江西》詩:“無忘桂枝榮,舉酒一以送?!?元 楊弘道 《幽懷久不寫一首效韓子此日足可惜贈彥深》詩:“明年桂枝春,兄弟雙翱翔?!眳⒁姟?桂林一枝 ”。
(3).中藥名。即肉桂??勺髦兴帯?明 李時珍 《本草綱目·木一·桂》﹝集解﹞引 陶弘景 曰:“單名桂者,即是牡桂,乃《爾雅》所謂侵木桂也。葉長尺許,花子皆與菌桂同,大小枝皮俱名牡桂,但大枝皮肉理粗。虛如木而肉少味薄,名曰木桂,亦云大桂,不及小嫩枝皮肉多而半卷,中心皺起,其味辛美,一名肉桂,亦名桂枝,一名桂心。出 融州 、 桂州 、 交州 ,甚良?!?/p>
(4).古代婦女首飾步搖上的飾物。《后漢書·輿服志下》:“步搖以黃金為山題,貫白珠為桂枝相繆?!?/p>
相忘
彼此忘卻?!肚f子·大宗師》:“泉涸,魚相與處於陸,相呴以濕,相濡以沫,不如相忘於江湖?!?宋 蘇軾 《送穆越州》詩:“江海相忘十五年,羨君松柏蔚蒼顏。” 白采 《被擯棄者》:“我寶寶一天一天的煩聒我,同伴都像與我相忘了。”
黃庭堅名句,題子瞻寺壁小山枯木二首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