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趙蕃《蘭溪溪岸梅花》:
不用溫家玉鏡臺(tái),下臨溪水靜無埃。
若非姑射冰肌至,即是羅浮縞袂來。
注釋參考
不用
不用 (bùyòng) 用不著,不必 need not 不用你管這事 你留步吧,不用下去了玉鏡臺(tái)
(1).玉制的鏡臺(tái)。 唐 楊炯 《梅花落》詩:“泣對銅鉤障,愁看玉鏡臺(tái)。” 宋 葛立方 《滿庭芳·簪梅》詞:“玉鏡臺(tái)邊試看,相宜是淺笑輕顰?!薄度阂纛愡x·京兆記》:“青鸞何事飛難至,卻教我玉鏡臺(tái)前懶畫眉。”
(2).指 晉 溫嶠 之玉鏡臺(tái)。 溫嶠 北征 劉聰 ,獲玉鏡臺(tái)一枚。從姑有女,囑代覓婿, 溫 有自婚意,因下玉鏡臺(tái)為定。事見《世說新語·假譎》。后引申作婚娶聘禮的代稱。 唐 張紘 《行路難》詩:“君不見 溫 家玉鏡臺(tái),提攜抱握九重來?!薄度阂纛愡x·犀珮記·勢逼改嫁》:“好將聘物早持歸,自有 溫郎 玉鏡臺(tái)?!?清 李慈銘 《越縵堂讀書記·外家紀(jì)聞》:“ 北江 與其內(nèi)姊適 程氏 者,幼相親愛,頗有玉鏡臺(tái)之慕,而姻事不諧。” 郁達(dá)夫 《無題》詩之二:“玉鏡臺(tái)邊笑老奴,何年歸去長 西湖 ?”
下臨
下對;下視。 漢 枚乘 《七發(fā)》:“上有千仞之峯,下臨百丈之谿?!?南朝 齊 王巾 《頭陁寺碑文》:“飛閣逶迤,下臨無地?!?唐 杜甫 《寄董卿嘉榮》詩:“下臨千仞雪,卻背五繩橋?!?/p>
溪水
指從山里流出來的水流?!度龂尽侵尽ぶ旎競鳌罚骸俺峭庥邢コ且焕锼?,廣三十餘丈,深者八九尺,淺者半之,諸軍勒兵渡去, 桓 自斷后?!?唐 王建 《贈(zèng)華州鄭大夫》詩:“ 少華 山云當(dāng)驛起,小敷溪水入城流?!?丁玲 《夢珂》:“從山頂流下許多條溪水,又清,又亮,又甜?!?/p>
趙蕃名句,蘭溪溪岸梅花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