已燼銅爐煙,倏聽丙夜更
出自宋代陳造《別俞君任通判三首》:
客舍不宜久,黃塵翳衣纓。
非君此解后,孰使老眼明。
握手雜談笑,洗醆共濁清。
已燼銅爐煙,倏聽丙夜更。
清詩相勞苦,凜然見高情。
珠璧眩璀璨,珩璜競鎗鏗。
寧惟老眼明,亦使病骨輕。
語離信所重,未敢促歸程。
注釋參考
爐煙
見“ 爐煙 ”。
亦作“ 爐煙 ”。1.熏爐或香爐中的煙。 南朝 梁簡文帝 《曉思詩》:“爐煙入斗帳,屏風隱鏡臺?!?宋 蘇軾 《青牛嶺高絕處有小寺人跡罕到》詩:“暮歸走馬沙河塘,爐煙裊裊十里香?!?清 支機生 《珠江名花小傳》:“爐煙暗遞浩歌聲?!?/p>
(2). 廬山 香爐峰 的云氣。借指 香爐峰 。 宋 梅堯臣 《寄王江州》詩:“何嘗聞堠火,唯是對爐煙。潮到 盆城 否?猶期信可傳?!?/p>
(3).舊時宮殿前丹墀設焚香爐,后因以指代宮廷、朝官。 唐 無名氏 《元日觀上公獻壽賦》:“趨云陛以陳詞,向爐煙而稽首。” 唐 韋應物 《燕李錄事》詩:“與君十五侍皇闈,曉拂爐煙上赤墀?!?唐 方干 《送杭州李員外》詩:“必恐駐班留立位,前程一步是爐煙。”
(4).指爐火。 宋 周邦彥 《滿庭芳·夏日溧水無想山作》詞:“地卑山近,衣潤費爐煙?!睜t,一本作“ 罏 ”。
丙夜
丙夜 (bǐngyè) 三更或半夜的時候 midnight陳造名句,別俞君任通判三首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