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劉宰《訪陳廷瑞有感》:
間維有常度,曜靈無停辀。
翩翩葉辭柯,過眼綠已稠。
弱榦不盈尺,忽已高岑樓。
念昔過庭日,朋來悉良儔。
我年未成童,子少無與侔。
我質(zhì)本駕駘,蹇步畏阻修。
子如渥洼駒,猛氣已食牛。
當(dāng)時二老人,笑語歡且酬。
門戶各有托,寧計才與不。
登門如昨日,星紀(jì)逾再周。
二老安在哉,體魄歸山丘。
隔屋聞讀書,玉樹鏘琳球。
呼燈使來前,秀氣炯雙眸。
問之垂九齡,屬對解冥搜。
感此傷我心,淚下不可收。
來者日已長,逝者挽不留。
其間我與子,能閱幾春秋。
寧復(fù)青衿佩,與子從親游。
幸子齒猶壯,有母方白頭。
刷翮凌青霄,足勝負(fù)米由。
而我風(fēng)樹悲,耿耿何時休。
四十已無聞,過是夫何求。
矧復(fù)病日侵,見面良可羞。
竹實不療饑,芰制非寒裘。
躬耕苦勤勞,代耕多悔尤。
學(xué)仙竟誰成,百年等浮漚。
挽仰天地間,身世真悠悠。
時雨漲綠池,好風(fēng)交平疇。
嚶嚶出谷鳥,汎汎川上鷗。
遇景適會心,曠望聊夷猶。
注釋參考
九齡
(1).九歲。 漢 揚雄 《法言·問神》:“育而不秀者,吾家之 童烏 乎?九齡而與我玄文?!?晉 陶潛 《責(zé)子》詩:“ 通 子垂九齡,但念梨與栗?!?/p>
(2).指九十歲。語本《禮記·文王世子》:“ 文王 謂 武王 曰:‘女何夢矣?’ 武王 對曰:‘夢帝與我九齡?!?文王 曰:‘女以為何也?’ 武王 曰:‘西方有九國焉,君王其終撫諸。’ 文王 曰:‘非也!古者謂年齡,齒亦齡也。我百、爾九十,我與爾三焉。’ 文王 九十七乃終, 武王 九十三而終?!?鄭玄 注:“九齡,九十年之祥也?!焙笠隇殚L壽。 唐 殷寅 《玄元皇帝應(yīng)見賀圣祚無疆》詩:“言因六夢接,慶葉九齡傳?!?宋 范成大 《別擬太上皇帝挽歌詞》:“如何千萬壽,不待九齡終?!薄稈呙灾恪返诙兀骸霸?文王 之告 武王 曰,夢帝錫九齡,不賜 管 蔡 ,是也?!?/p>
屬對
謂詩文對仗。 唐 元稹 《敘詩寄樂天書》:“聲勢沿順,屬對穩(wěn)切者為律詩。”《新唐書·文藝傳中·宋之問》:“ 魏 建安 后汔 江 左,詩律屢變,至 沉約 、 庾信 ,以音韻相婉附,屬對精密?!?明 郎瑛 《七修類稿·詩文二·劍鶴聯(lián)句》:“《劍鶴聯(lián)句》皆屬對森嚴(yán),造語雅健?!?清 劉大櫆 《<張訥堂詩集>序》:“ 訥堂 則方總角,與其諸弟從塾師受書,已能屬對精切,余心竊異之?!?/p>
冥搜
(1).盡力尋找,搜集。 晉 孫綽 《游天臺山賦》:“非夫遠(yuǎn)寄冥搜,篤信通神者,何肯遙想而存之?!?宋 周密 《齊東野語·書籍之厄》:“吾家三世積累,先君子尤酷嗜,至鬻負(fù)郭之田以供筆札之用。冥搜極討,不憚勞費,凡有書四萬二千餘卷?!?清 蒲松齡 《聊齋志異·促織》:“而心目耳力俱窮,絶無蹤響,冥搜未已,一癩頭蟆猝然躍去?!?/p>
(2).深思苦想。 唐 王昌齡 《箜篌引》:“ 明光殿 前論九疇,簏讀兵書盡冥搜?!?元 曾瑞 《青杏子·騁懷》曲:“情動魂消,腹稿冥搜,宿恩當(dāng)受?!?清 采蘅子 《蟲鳴漫錄》卷下:“必兢兢焉冥搜積想,務(wù)期周遍而后已?!?/p>
劉宰名句,訪陳廷瑞有感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