歸看車馬汗流沫,逃暑為傳河朔杯
出自宋代梅堯臣《送李君錫學(xué)士使契丹吊慰》:
昨日匈奴來告哀,殿門不識桃花開。
今聞君去作吊使,正值雁嗥從北回。
風(fēng)卷黃云無遠(yuǎn)近,山留白雪猶枯荄。
歸看車馬汗流沫,逃暑為傳河朔杯。
注釋參考
車馬
(1).車和馬。古代陸上的主要交通工具?!对姟ば⊙拧な轮弧罚骸皳裼熊囻R,以居徂向?!?南朝 梁 劉勰 《文心雕龍·指瑕》:“夫車馬小義,而歷代莫悟。” 明 孫柚 《琴心記·王孫作醵》:“早求車馬,同行共赴?!?/p>
(2).謂馳騁游樂。《漢書·郊祀志下》:“愿明主時忘車馬之好,斥遠(yuǎn)方之士虛語,游心帝王之術(shù),太平庶幾可興也。” 南朝 齊 王融 《三月三日曲水詩序》:“耆年闕市井之游,稚齒豐車馬之好?!?/p>
流沫
(1).謂水勢激湍騰沫?!肚f子·達(dá)生》:“ 孔子 觀於 呂梁 ,縣水三十仞,流沫四十里,黿鼉魚鱉之所不能游也?!?南朝 宋 謝靈運(yùn) 《還舊園作見顏范二中書》詩:“流沫不足險,石林豈為艱?!?宋 蘇軾 《百步洪》詩之一:“四山眩轉(zhuǎn)風(fēng)掠耳,但見流沫生千渦。”
(2).飛濺的浪花。《淮南子·俶真訓(xùn)》:“人莫鑒於流沫而鑒於止水者,以其靜也?!?明 方孝孺 《觀海樓記》:“茍識其理,則浮漚流沫,舉足為學(xué)者師?!?/p>
(3).謂口中流涎沫。 漢 揚(yáng)雄 《解嘲》:“顩頤折頞,涕唾流沫?!?南朝 梁 劉孝標(biāo) 《廣絕交論》:“顩頤蹙頞,涕唾流沫?!?/p>
(4).傳布。 梁啟超 《<經(jīng)世文新編>序》:“於是新法新理,新器新製,新學(xué)新政,日出月盛,流沫於各邦,芬芳於大地?!?/p>
逃暑
亦作“迯暑”。消暑;避暑。 唐 段成式 《酉陽雜俎·雷》:“處士 周洪 言, 寶歷 中,邑客十餘人,逃暑會飲?!?宋 陳師道 《和寇十一雨后登樓》:“豫為逃暑約,一快 楚 臺風(fēng)。” 明 李攀龍 《逃暑》詩:“無處堪迯暑,高樓坐夜分?!?明 朱國禎 《涌幢小品·義仆》:“歲丁酉之夏,山人逃暑 金山 ?!?/p>
河朔
(1).古代泛指 黃河 以北的地區(qū)?!稌ぬ┦闹小罚骸拔┪煳?,王次于 河 朔?!?孔 傳:“戊午渡 河 而誓,既誓而止於 河 之北?!薄度龂尽の褐尽ぴB傳》:“﹝ 袁紹 ﹞振一郡之卒,撮 冀州 之眾,威震 河 朔,名重天下?!?清 李寅 《書鄴侯傳》詩:“但清 河 朔風(fēng)塵易,欲掃宮庭枳棘難?!?郭沫若 《前茅·哀時古調(diào)四》:“ 河 朔 淮 西一宵盡,滿池鵝鴨可成兵?!?/p>
(2).見“ 河朔飲 ”。
梅堯臣名句,送李君錫學(xué)士使契丹吊慰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