錦瑟箜篌。
出自宋朝史達(dá)祖《過龍門/浪淘沙令》
醉月小紅樓。錦瑟箜篌。夜來風(fēng)雨曉來收。幾點落花饒柳絮,同為春愁。寄信問晴鷗。誰在芳洲。綠波寧處有蘭舟。獨對舊時攜手地,情思悠悠。
注釋參考
錦瑟
漆有織錦紋的瑟。 唐 杜甫 《曲江對雨》詩:“何時詔此金錢會,暫醉佳人錦瑟傍?!?仇兆鰲 注引《周禮樂器圖》:“飾以寳玉者曰寳瑟,繪文如錦者曰錦瑟?!?明 無名氏 《霞箋記·逾墻得喜》:“朱樓里會嬌娘,似春風(fēng)燕子逢 劉盼 ,蹔醉佳人錦瑟旁。” 清 龔自珍 《浪淘沙·有寄》詞:“我自低迷思錦瑟,誰怨琵琶?”
箜篌
箜篌 (kōnghóu) 古代來自西域的譯詞。一種撥弦樂器,弦數(shù)因樂器大小而不同,最少的五根弦,最多的二十五根弦,分臥式和豎式兩種。琴弦一般系在敞開的框架上,用手指撥彈 harp,an ancient plucked stringed instrument史達(dá)祖名句,過龍門/浪淘沙令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