身騎鴻鵠太液池,腳蹈金蟆攀桂枝
出自宋代楊萬里《李圣俞郎中求吾家江西黃雀醝法,戲作醝經(jīng)遣》:
江夏無雙小道士,一丘一岳長避世。
裁云縫霧作羽衣,蘆花柳綿當(dāng)裘袂。
身騎鴻鵠太液池,腳蹈金蟆攀桂枝。
渴飲南陽菊潭水,饑啄藍(lán)田栗玉芝。
今年天田秋大熟,紫皇遣刈神倉谷。
一雙鳧舄墮云羅,夜隨弋人臥茅屋。
賣身不直程將軍,卻與彭越俱策勛。
解衣戲入玉壺底,壺中別是一乾坤。
水精鹽山兩岐麥,身在椒蘭眾香國。
玉條脫下渠凝脂,金叵羅中酌瓊液。
平生學(xué)仙不學(xué)禪,刳心洗髓糟床邊。
諸公俎豆驚四筵,猶得留侯借箸前。
昔為飛仙今酒仙,更入太史滑稽篇。
注釋參考
鴻鵠
鴻鵠 (hónghú) 即天鵝。因飛得很高,所以常用來比喻志向遠(yuǎn)大的人 swan 鴻鵠之志 。——《史記·陳涉世家》 慕鴻鵠以高翔?!铣骸?丘遲《與陳伯之書》液池
即 太液池 。 漢 、 唐 、 元 等朝皆有開鑿,所在地方亦不相同。 漢 太液池 也稱 蓬萊池 ,池中筑 漸臺 ,高二十馀丈,起 蓬萊 、 方丈 、 瀛洲 、 壺梁 ,像海中神仙、龜、魚之屬。 明 楊慎 《白云巖為謝左溪賦》:“ 震澤 昔從龍, 液池 曾下鵠。”參見“ 太液 ”。
金蟆
唐 代童謠對農(nóng)民起義軍首領(lǐng) 黃巢 的稱謂。語本《新唐書·五行志二》:“ 僖宗 時(shí),童謡曰:‘金色蝦蟆爭努眼,翻卻 曹州 天下反。’” 宋 孔平仲 《青州作》詩:“隆準(zhǔn)蹙 秦 亡,金蟆伺 唐 隙?!?/p>
攀桂
攀桂 (pāngguì) 折桂。喻指科舉登第 pass civil examination楊萬里名句,李圣俞郎中求吾家江西黃雀醝法,戲作醝經(jīng)遣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