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石元規(guī)《七言再詠》:
醉倒尚夸云液美,吟看尤覺羽毛輕。
松軒悵望情何限,竹檻留連興愈清。
水草遠(yuǎn)含青翠色,野花仍吐細(xì)微英。
風(fēng)來晝榻消殘暑,雨過秋蟬送晚聲。
仙境每看天路近,風(fēng)騷不許世紛縈。
饒君先駕云間鶴,雇我還騎海上鯨。
白帝氣剛?cè)簞?dòng)肅,道人心正百魔驚。
共欣淡泊居林石,翻笑驅(qū)馳到市城。
溪上且同三笑樂,飲中要與八仙爭。
莫言酒量全輸我,會(huì)是詩名數(shù)石卿。
注釋參考
松軒
植有松樹的住所。 南朝 齊 蕭子良 《游后園》詩:“蘿逕轉(zhuǎn)連綿,松軒方杳藹?!?唐 溫庭筠 《題陳處士幽居》詩:“松軒塵外客,高枕自蕭疎。”
悵望
惆悵地看望或想望。 南朝 齊 謝朓 《新亭渚別范零陵》詩:“停驂我悵望,輟棹子夷猶。” 唐 杜甫 《詠懷古跡》之二:“悵望千秋一灑淚,蕭條異代不同時(shí)?!?元 薩都剌 《滿江紅·金陵懷古》詞:“六代繁華,春去也,更無消息??諓澩?,山川形勝,已非疇昔。”《西游記》第五十回:“卻説 唐僧 坐在圈子里,等待多時(shí),不見 行者 回來,欠身悵望道:‘這猴子往那里化齋去了?’” 郭沫若 《北伐途次》二九:“在那高坡上立著悵望的時(shí)候,有一群 日本 的新聞?dòng)浾咭沧吡藖?,其中有幾個(gè)是我在 漢口 認(rèn)識(shí)的。”
何限
(1).多少,幾何。 前蜀 韋莊 《和人春暮書事寄崔秀才》詩:“不知芳草情何限?只怪游人思易傷?!?宋 范成大 《次韻陸務(wù)觀編修新津遇雨》之一:“平生飄泊知何限?少似 新津 風(fēng)雨時(shí)?!?清 余懷 《<板橋雜記>序》:“一代之興衰,千秋之感慨,其可歌可録者何限?” 魯迅 《花邊文學(xué)·論秦理齋夫人事》:“窮鄉(xiāng)僻壤或都會(huì)中,孤兒寡婦,貧女勞人之順命而死,或雖然抗命,而終于不得不死者何限,但曾經(jīng)上誰的口,動(dòng)誰的心呢?”
(2).無限,無邊。 唐 韓愈 《郴口又贈(zèng)》詩之二:“沿涯宛轉(zhuǎn)到深處,何限青天無片云?!?/p>
竹檻
竹欄桿。 宋 周邦彥 《拜星月慢·秋思》詞:“夜色催更,清塵收露,小曲幽坊月暗。竹檻燈窗,識(shí) 秋娘 庭院?!?/p>
留連
留連 (liúlián) 不愿意離開 linger;be unwilling to leave 留連忘返石元規(guī)名句,七言再詠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