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朝蘇軾《和陶神釋》
二子本無我,其初因物著。
豈惟老變衰,念念不如故。
知君非金石,安得長托附。
莫從老君言,亦莫用佛語。
仙山與佛國,終恐無是處。
甚欲隨陶翁,移家酒中住。
醉醒要有盡,未易逃諸數(shù)。
平生逐兒戲,處處余作具。
所至人聚觀,指目生毀譽。
如今一弄火,好惡都焚去。
既無負載勞,又無寇攘懼。
仲尼晚乃覺,天下何思慮。
注釋參考
子本
利息和本金。 唐 韓愈 《柳子厚墓志銘》:“其俗以男女質(zhì)錢,約不時贖,子本相侔,則沒為奴婢?!?唐 元稹 《估客樂》詩:“子本頻蕃息,貨販日兼并?!?宋 葉適 《黃子耕墓志銘》:“又別造 安濟坊 ,以居病囚。凡此皆自有子本,使后不廢?!?/p>
無我
無我 (wúwǒ) 佛教基本教義之一,斷言否認靈魂、本體或任何其他先于任何現(xiàn)象存在的永久的物質(zhì)實體的存在 anatta;anatman蘇軾名句,和陶神釋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
- 10僵尸版沙漠生存