薰蕕政自難同器,涇渭懸知卒異流
出自宋代趙蕃《以孟夏唱酬陳子高詩寄季承并借窮愁志及其兄》:
故家不復(fù)見中州,插架聞君似鄴侯。
往事誰能論牛李,舊書聊欲借窮愁。
薰蕕政自難同器,涇渭懸知卒異流。
何事古今朋黨禍,力爭終以殺身酬。
注釋參考
薰蕕
香草和臭草。喻善惡、賢愚、好壞等。語本《左傳·僖公四年》:“一薰一蕕,十年尚猶有臭?!?杜預(yù) 注:“薰,香草;蕕,臭草。十年有臭,言善易消,惡難除。”《魏書·辛雄傳》:“今君子小人薰蕕不別,豈所謂賞善罰惡,殷勤隱恤者也?!?清 李漁 《奈何天·形變》:“人中魔怪,竟做了云中仙客,一般的桃柳三春,不枉我薰蕕半載。”
同器
(1).同一器皿;同一容器?!抖Y記·曲禮上》:“姑、姊、妹、女子子,已嫁而反,兄弟弗與同席而坐,弗與同器而食?!薄俄n非子·顯學(xué)》:“夫冰炭不同器而久,寒暑不兼時(shí)而至,雜反之學(xué)不兩立而治?!薄犊鬃蛹艺Z·致思》:“薰蕕不同器而藏?!?/p>
(2).比喻共處;放在一起?!稌x書·皇甫謐傳》:“君子小人,禮不同器?!?魯迅 《書信集·致黃源》:“然黎明書局所印,卻又多非《譯文》可比之書,彼此同器,真太不倫不類?!?/p>
涇渭
(1).指 涇水 和 渭水 ?!对姟ぺL(fēng)·谷風(fēng)》“ 涇 以 渭 濁,湜湜其沚” 毛 傳:“ 涇 渭 相入而清濁異?!薄妒酚洝し饿虏虧闪袀鳌罚骸按笸踔畤?,四塞以為固,北有 甘泉 、 谷口 ,南帶 涇 渭 ?!?三國 魏 曹植 《贈(zèng)丁儀王粲》詩:“山岑高無極, 涇 渭 揚(yáng)濁清。” 南朝 梁 劉勰 《文心雕龍·情采》:“若擇源於 涇 渭 之流,按轡於邪正之路,亦可以馭文采矣?!?唐 杜甫 《驄馬行》:“晝洗須騰 涇 渭 深,夕趨可刷 幽 并 夜?!?/p>
(2).古人謂 涇 濁 渭 清(實(shí)為 涇 清 渭 濁),因常用“涇渭”喻人品的優(yōu)劣清濁,事物的真?zhèn)问欠??!稌x書·外戚傳·王濛》:“夫軍國殊用,文武異容,豈可令 涇 渭 混流,虧清穆之風(fēng)?!?唐 劉知幾 《史通·采撰》:“況古今路阻,視聽壤隔,而談?wù)呋蛞郧盀楹螅蛞杂袨闊o。 涇 渭 一亂,莫之能辨?!?清 和邦額 《夜譚隨錄·崔秀才》:“胸中自有 涇 渭 ,皮里自具《春秋》。”《新華月報(bào)》1980年第9期:“他是非分明,有 涇 渭 ?!?/p>
懸知
料想;預(yù)知。 北周 庾信 《和趙王看伎》:“懸知曲不誤,無事畏 周郎 ?!薄短綇V記》卷七一引《玄門靈妙記》:“法之效驗(yàn),未敢懸知?!?宋 秦觀 《和東坡紅鞋帶》:“懸知百年事已定,卻笑列仙形甚臞?!?明 吳承恩 《移竹寺中得詩》之四:“懸知此君意,亦自要狂夫?!?/p>
異流
亦作“異流”。1.水分開流動(dòng)。比喻不相來往。《三國志·蜀志·杜微傳》:“服聞德行,飢渴歷時(shí),清濁異流,無緣咨覯?!?南朝 梁 江淹 《古意報(bào)袁功曹》詩:“ 涇 渭 各異流,恩情從此分?!?胡之驥 注:“ 涇 濁 渭 清,合流三百里不混?!?/p>
(2).分成不同流派。亦指不同流派。 南朝 梁 劉勰 《文心雕龍·諸子》:“然則鬻惟文友, 李 實(shí) 孔 師,圣賢并世,而經(jīng)子異流矣。” 魯迅 《墳·未有天才之前》:“作者和讀者互相為因果,排斥異流,抬上國粹?!?/p>
(3).異教流輩。指道人、方士等。 明 劉若愚 《酌中志·內(nèi)臣職掌紀(jì)略》:“﹝ 魏學(xué)顏 ﹞且癖好黃白之事,門多異流。雖屢為丹客哄騙,而至老不厭也。”
趙蕃名句,以孟夏唱酬陳子高詩寄季承并借窮愁志及其兄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
- 七老會詩(杲年八十九)——— 胡杲〔唐代〕
- 醉鄉(xiāng)六言二首——— 劉克莊〔宋代〕
- 同年楊謹(jǐn)仲教授生日——— 周必大〔宋代〕
- 送李君上洞天——— 鄧肅〔宋代〕
- 四言——— 錢鐘書〔近現(xiàn)代〕
- 偶詠玉簪花——— 杜范〔宋代〕
- 初秋小雨殘暑未退——— 楊萬里〔宋代〕
- 醉歸——— 陸游〔宋代〕
- 寶祐二年皇子冠二十首——— 佚名〔宋代〕
- 蘇州十詠其九觀風(fēng)樓——— 范仲淹〔宋代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