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元朝段克己《水龍吟》
天高秋氣初清,姑山汾水增明秀。黃花紅葉,輸香泛滟,恰過重九。細(xì)捻金蕤,旋題新句,滿斟芳酒。況人生自有,安排去處,須富貴,何時有。休說山中宰相,也不效、斜川五柳。鋤犁自把,山田耕罷,雙牛隨后。經(jīng)史傳家,兒孫滿眼,漸能承受。待與君坐閱,莊椿歲月,作皤然叟。
注釋參考
山中宰相
南朝 梁 陶弘景 隱居于 句容句曲山 (即 茅山 ,在 江蘇省 西南部)。 梁武帝 時禮聘不出,國家每有大事常前往咨詢。時人稱之為“山中宰相”。見《南史·隱逸傳下·陶弘景》。 唐 徐夤 《嵐似屏風(fēng)》詩:“山中宰相 陶弘景 ,谷口耕夫 鄭子真 ?!焙笠嘤靡苑Q有宰相之才而不用于世之士?!端问贰る[逸傳中·鄧考甫》:“予自謂山中宰相,虛有其才也;自謂文冒先生,虛有其詞也。不得大用於盛世,亦無憾焉,蓋有天命爾?!?清 吳翊 《洞庭山館呈司寇東海公》詩之二:“ 江 左文章分史局,山中宰相起經(jīng)樓?!币嗍》Q“ 山相 ”。 唐 鄭谷 《蔡處士》詩:“旨趣 陶山相 ,詩篇 沉隱侯 ?!?/p>成語解釋南朝梁時陶弘景,隱居茅山,屢聘不出,梁武帝常向他請教國家大事,人們稱他為“山中宰相”。比喻隱居的高賢。山中宰相出處《南史·陶弘景傳》:“國家每有吉兇征討大事,無不前以咨詢。月中常有數(shù)信,時人謂為山中宰相?!?h3>不效
亦作“ 不効 ”。1.不明顯?!俄n非子·二柄》:“故人主好賢,則群臣飾行以要君欲,則是群臣之情不效?!?梁啟雄 注引《韻會》:“效,呈見也?!?/p>
(2).謂失去常度?!逗鬂h書·蘇竟傳》:“諸儒或曰:今五星失晷,天時謬錯, 辰星 久而不効。” 李賢 注:“不効謂出入失度也。”
(3).沒有效果。 三國 蜀 諸葛亮 《前出師表》:“受命以來,夙夜憂嘆,恐託付不效。” 明 王瓊 《雙溪雜記》:“皆不責(zé)問 陸完 等奉職不效之罪?!薄都t樓夢》第八十回:“只説心痛難忍,四肢不能轉(zhuǎn)動,瘳治不效?!?/p>
斜川
(1).古地名。在 江西省 星子 、 都昌 二縣縣境。瀕 鄱陽湖 ,風(fēng)景秀麗, 晉 陶潛 曾游于此,作《游斜川》詩并序。 宋 張炎 《風(fēng)入松·岫云》詞:“記得 晉 人歸去,御風(fēng)飛過 斜川 ?!?宋 劉過 《行香子·山水扇面》詞:“何人村墅,若個林泉。恰似 欹湖 ,似 枋口 ,似 斜川 。”
(2).古地名。泛指游覽勝地。 宋 張炎 《高陽臺·西湖春感》詞:“當(dāng)年燕子知何處,但苔深韋曲,草暗斜川?!?/p>
(3).古地名。在 河南省 郟縣 境, 宋 蘇軾 子 蘇過 的居所名。 蘇過 移家 潁昌 ,營湖yin{1~1}水竹數(shù)畝,名為 小斜川 ,自號 斜川居士 ,并名其所著曰《斜川集》。
五柳
見“ 五柳先生 ”。
段克己名句,水龍吟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