六龍?bào)J首曉駸駸,七圣陪軒集潁陰。
出自唐朝張易之《奉和圣制夏日游石淙山》
六龍?bào)J首曉駸駸,七圣陪軒集潁陰。千丈松蘿交翠幕,
一丘山水當(dāng)鳴琴。青鳥白云王母使,垂藤斷葛野人心。
山中日暮幽巖下,泠然香吹落花深。
注釋參考
六龍
(1).謂《易》乾卦的六爻?!兑住で罚骸按竺鹘K始,六位時(shí)成,時(shí)乘六龍以御天?!?孔穎達(dá) 疏:“乾元乃統(tǒng)天之義,言乾之為德,以依時(shí)乘駕六爻之陽(yáng)氣,以控御於天體。六龍即六位之龍也;以所居上下言之,謂之六位也?!?/p>
(2).指太陽(yáng)。神話傳說(shuō)日神乘車,駕以六龍, 羲和 為御者。 漢 劉向 《九嘆·遠(yuǎn)游》:“貫澒?jié)饕詵|朅兮,維六龍於扶桑。” 晉 郭璞 《游仙詩(shī)》:“六龍安可頓,運(yùn)流有代謝。時(shí)變感人思,已秋復(fù)愿夏?!?宋 王安石 《休假大佛寺》詩(shī):“六龍高徘徊,光景在我裳。” 明 薛蕙 《效阮公詠懷》:“六龍匿西山,蒙汜揚(yáng)頽波?!?/p>
(3).古代天子的車駕為六馬,馬八尺稱龍,因以為天子車駕的代稱。 漢 劉歆 《述初賦》:“揔六龍於駟房兮,奉華蓋於帝側(cè)。” 唐 李白 《上皇西巡南京歌》之四:“誰(shuí)道君王行路難,六龍西幸萬(wàn)人歡?!?明 陶宗儀 《輟耕錄·金鰲山》:“少焉,千乘萬(wàn)騎畢集,始知為六龍臨幸?!?吳梅 《步北城獅子山訪閱江樓遺址不得》詩(shī):“六龍?jiān)笋v云車,何處重尋帝子家?!?/p>
(4).六兄弟的美稱。 晉 常璩 《華陽(yáng)國(guó)志·后賢志》:“ 宓 六子,皆英挺逸秀,號(hào)曰六龍。”《晉書·溫羨傳》:“父 恭 , 濟(jì)南 太守,兄弟六人并知名於世,號(hào)曰六龍?!薄稌x書·卞壸傳》:“父 粹 ,以清辯鑒察稱。兄弟六人并登宰府,世稱 卞氏 六龍?!?/p>
驤首
(1).抬頭。 漢 鄒陽(yáng) 《上書吳王》:“臣聞蛟龍?bào)J首奮翼,則浮云出流,霧雨咸集。” 唐 杜甫 《贈(zèng)別賀蘭銛》詩(shī):“老驥倦驤首,蒼鷹愁易馴?!?清 梁章鉅 《浪跡叢談·下河舟中雜詩(shī)》:“海城童叟齊驤首,信有天邊小聚星。”
(2).比喻意氣軒昂。 唐 錢起 《送孫十尉溫縣》詩(shī):“云衢有志終驤首,吏道無(wú)媒且折腰。”
七圣
(1).指?jìng)髡f(shuō)中的 黃帝 、 方明 、 昌寓 、 張若 、 謵朋 、 昆閽 、 滑稽 七人?!肚f子·徐無(wú)鬼》:“ 黃帝 將見 大隗 乎 具茨 之山, 方明 為御, 昌寓 驂乘, 張若 、 謵朋 前馬, 昆閽 、 滑稽 后車,至於 襄城 之野,七圣皆迷,無(wú)所問(wèn)涂?!?北周 庾信 《至老子廟應(yīng)詔》詩(shī):“路有三千別,途經(jīng)七圣迷?!?唐 元稹 《望云騅馬歌》:“七圣心迷運(yùn)方厄,五丁力盡路猶窄?!?清 張尚瑗 《仙霞關(guān)》詩(shī):“迴谿互證前路失,恍惚七圣迷 崆峒 ?!?/p>
(2).指 堯 、 舜 、 禹 、 湯 、 文王 、 武王 、 周公 ?!度龂?guó)志·魏志·杜恕傳》:“雖歷六代而考績(jī)之法不著,關(guān)七圣而課試之文不垂?!薄顿Y治通鑒·魏明帝景初元年》引此文, 胡三省 注云:“七圣: 堯 、 舜 、 禹 、 湯 、 文 、 武 、 周公 ?!?/p>
(3).指 唐 代的 肅宗 、 代宗 、 德宗 、 順宗 、 憲宗 、 穆宗 、 敬宗 七位君主。 唐 杜牧 《原十六衛(wèi)》:“七圣旰食,求欲除之且不能也?!薄顿Y治通鑒·唐文宗太和七年》引此文, 胡三省 注云:“七圣,謂 肅 、 代 、 德 、 順 、 憲 、 穆 、 敬 。”
(4).道家指 高圣玉帝君 等七位上仙。《云笈七籤》卷八:“七圣者, 高圣玉帝君 、 高圣太上大道君 、 上圣紫清太素三元君 、 上圣白yu{1*1}龜臺(tái)九靈太真西王母 、 上圣中央黃老君 、 上圣榑桑太帝君 、 后圣金闕帝君 也?!?南唐 張紹 《沖佑觀》詩(shī):“七圣斯嚴(yán),三君如在。”
(5).佛教以隨信行、隨法行、信解、見至、身證、慧解脫、俱解脫七品修行階次為七圣。乃見道后的修行階次。見《俱舍論·分別賢圣品》。 唐 王維 《過(guò)盧員外宅看飯僧共題》詩(shī):“三賢異七圣,青眼慕青蓮?!?/p>
張易之名句,奉和圣制夏日游石淙山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