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王令《寄衡父滿翁》:
只卓來篇不許雙,社壇高處立旌幢。
自知孤敵難為勝,欲豎長幡一面降。
須學依墻勤哭楚,莫同伏弩助收龐。
何時玉手歸重搦,笑倒秋醪瀲灩缸。
注釋參考
不許
(1)
[must not;do not allow]∶不允許,不讓
不許說慌
(2)
[can't] [口]∶不能——用于反問句,強調(diào)其否定性
何必一定要等我,你就不許自己去嗎?
(3)
[prohibit]∶禁止;阻止某事的完成或進行
不許兒童在人行道上騎自行車
詳細解釋(1).不允許。《左傳·僖公二十八年》:“ 楚 愛 曹 、 衛(wèi) ,必不許也?!薄妒酚洝ちH藺相如列傳》:“ 秦王 怒,不許?!?唐 熊孺登 《日暮天無云》詩:“應(yīng)非暫呈瑞,不許出山川?!?茅盾 《曇》:“她時常想跑得遠些,不愿長住在家中,然而父親又不許?!?/p>
(2).不贊許,不佩服。 金 董解元 《西廂記諸宮調(diào)》卷三:“自古有的英雄,這將軍,皆不許。”
(3).不能。用于反問句,強調(diào)其否定性。如:何必一定要等我,你就不許自己去嗎?
社壇
古代祭祀土神之壇。 宋 洪邁 《夷堅支志丁·鄭道人》:“﹝ 鄱陽 有 鄭道人 ,﹞不肯入道堂,日行丐於市,夜則出宿於城北縣社壇內(nèi),距郭門七里,四無人居。” 清 俞正燮 《癸巳存稿·釋社》:“俗之敝士通文曰詞壇,曰吟壇,亦社壇也?!?/p>
高處
高處 (gāochù) 隆起的地方或位置;山丘 elevation 相對較高的位置 up 帶來一張在三萬五千英尺高處拍攝的能反映真相、輪廓鮮明的照片王令名句,寄衡父滿翁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