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野履霜寧怨命,通宵煮石且隨緣
出自宋代方回《次韻贈道士汪庭芝二首》:
鸤鳩不遇豈非天,斗谷于菟亦偶全。
中野履霜寧怨命,通宵煮石且隨緣。
此身幸是無還有,所學(xué)當(dāng)令后勝前。
肯復(fù)杏壇聞木鐸,可能蓬島問風(fēng)船。
注釋參考
中野
(1).原野之中?!兑住だM辭下》:“葬之中野,不封不樹?!薄妒酚洝せ搓幒盍袀鳌罚骸敖?楚 漢 分爭,使天下無罪之人肝膽涂地,父子暴骸骨於中野,不可勝數(shù)?!?三國 魏 曹植 《送應(yīng)氏》詩之一:“中野何蕭條,千里無人煙。” 清 顧炎武 《先妣忌日》詩:“秋雨秀連中野蔚,夕陽光起北園葵。”
(2).古邑名?!兑葜軙ひ笞!罚骸?湯 將放 桀 于 中野 ?!?朱右曾 校釋:“ 中野 ,邑名?!?/p>
履霜
(1).踩踏霜地?!对姟の猴L(fēng)·葛屨》:“糾糾葛屨,可以履霜。” 晉 潘岳 《寡婦賦》:“自仲秋而在疚兮,踰履霜以踐冰?!?/p>
(2).謂踏霜而知寒冬將至。用以喻事態(tài)發(fā)展已有產(chǎn)生嚴(yán)重后果的預(yù)兆?!缎绿茣じ咦诩o(jì)》:“ 高宗 溺愛袵席,不戒履霜之漸,而毒流天下,貽禍邦家。” 鄭藻如 《<盛世危言>序》:“嘗讀史,盱衡千古,窮究得失盛衰之故,方其厝火未燃,履霜始至,未嘗無人焉。”參見“ 履霜堅冰 ”。
(3).謂霜降時節(jié)懷念親人。語出《禮記·祭義》:“霜露既降,君子履之,必有悽愴之心,非其寒之謂也。” 鄭玄 注:“為感時念親也?!?宋 蘇軾 《元祐元年九月六日明堂赦文》:“惕然履霜,詎勝悽愴之意?!?/p>
(4).指《履霜操》。 宋 梅堯臣 《依韻和宋中道見寄》:“我懷炳炳何日忘,半夜攬琴彈《履霜》?!?宋 陸游 《老學(xué)庵筆記》卷九:“ 范文正公 喜彈琴,然平日止彈《履霜》一操,時人謂之 范履霜 ?!眳⒁姟?履霜操 ”。
通宵
通宵 (tōngxiāo) 通夜;整個夜晚 all night;throughout the night;the whole night 玩?zhèn)€通宵煮石
見“ 煮白石 ”。
隨緣
(1).佛教語。謂佛應(yīng)眾生之緣而施教化。緣,指身心對外界的感觸。 南朝 宋 宗炳 《明佛論》:“然羣生之神,其極雖齊,而隨緣遷流,成麤妙之識,而與本不滅矣?!?唐 戴叔倫 《贈行腳僧》詩:“補衲隨緣住,難違塵外蹤?!?/p>
(2).順應(yīng)機緣;任其自然。《北齊書·陸法和傳》:“ 法和 所得奴婢,盡免之,曰:‘各隨緣去。’” 唐 張籍 《贈道士宜師》詩:“自到王城得幾年, 巴 童 蜀 馬共隨緣?!薄豆沤裥≌f·單符郎全州佳偶》:“隨緣快活,亦足了一生矣?!?郭沫若 《圣者》:“到處隨緣是我家,一篇《秋水》一杯茶?!?/p>
方回名句,次韻贈道士汪庭芝二首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