自識閒中趣,常嫌鬧處行
出自宋代張镃《次韻酬曾無逸宗教》:
自識閒中趣,常嫌鬧處行。
湖山真富貴,花鳥小聲名。
有客金蘭好,貽詩徵角鳴。
相期耐霜露,斯事豈凡情。
注釋參考
自識
自己知道、認(rèn)識。 明 方孝孺 《答王仲縉書》之二:“能參以 孔子 、 子思 、 孟子 之所言,七十二子之所問,而反質(zhì)之於六經(jīng),則自識之矣?!?魯迅 《墳·文化偏至論》:“試案爾時(shí)人性,莫不絶異其前,入于自識,趣于我執(zhí),剛愎主己,于庸俗無所顧忌?!?/p>
自己記得。 戰(zhàn)國 楚 宋玉 《神女賦》:“見一婦人,狀甚奇異,寐而夢之,寤不自識,罔兮不樂,悵然失志?!?/p>
張镃名句,次韻酬曾無逸宗教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