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鄭樵《昭君怨》:
長謝椒房草,終為薄命身。
那教蘭蕙質(zhì),翻與雪霜親。
臉膩勻脂淺,妝殘促恨顰。
故知關(guān)北夜,無分漢南春。
紅淚殘胡月,輕衣半洛塵。
琵琶凄切語,愁殺路傍人。
注釋參考
琵琶
琵琶 (pípa) 中國的一種四弦樂器,彈奏如吉他,其主要部分大如詩琴,頸部有琴柱12個以上,伸入主體部分的琵琶,是在西漢“裁箏筑”的基礎(chǔ)上逐步發(fā)展起來的。它從西漢試制,歷東漢、魏晉、至隋唐,基本定型。它在漢末魏初始獲“枇杷”名。魏晉時,因“枇杷”二字音,改名“琵琶” pi-pa,a plucked string instrument with a fretted fingerboard凄切
凄切 (qīqiè) 凄涼悲切 mournful 寒蟬凄切。——宋· 柳永《雨霖鈴》詞愁殺
亦作“ 愁煞 ”。謂使人極為憂愁。殺,表示程度深?!豆旁娛攀住とフ呷找允琛罚骸鞍讞疃啾L(fēng),蕭蕭愁sha{1-1}人?!?南唐 馮延巳 《臨江仙》詞:“夕陽千里連芳草,萋萋愁煞王孫?!?明 徐渭 《長干行》之三:“月明打開猶自可,月黑打開愁殺他?!?姚雪垠 《言志篇》:“老馬伏轅征路遠(yuǎn),曉窗愁殺白頭翁?!?/p>
鄭樵名句,昭君怨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