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元代舒頔《沁園春》:
多少閑情,桃源問蹊,柯山看棋。
把杏花春雨,從頭吟了,木犀秋月,開戶邀之。
氣卷風云,眼空江海,萬古從前我已知。
君休笑,任陳摶假睡,豫讓佯癡。
風回太液清池,欲留住、東皇共笑嬉。
想乾坤浩浩,誰曾整頓,干戈擾擾,孰問安危。
籠絡人才,登崇祿秩,赤箭青芝敗鼓皮。
都休問,看營巢燕子,哺乳鶯兒。
注釋參考
太液
(1).古池名。 漢 太液池 ,在 陜西省 長安縣 西。 武帝 元封 元年(公元前110年)開鑿,周回十頃。池中筑 漸臺 ,高二十馀丈;又起三山,以象 瀛洲 、 蓬萊 、 方丈 三神山,刻金石為魚龍奇禽異獸之屬。 漢 班固 《西都賦》:“前唐中而后 太液 。”參閱《三輔黃圖》卷四。
(2).古池名。 唐 太液池 ,在 大明宮 中 含涼殿 后,中有 太液亭 。 唐 李白 《宮中行樂詞》之八:“鶯歌聞 太液 ,鳳吹遶 瀛洲 ?!眳㈤?清 《嘉慶一統(tǒng)志·西安府二·大明宮》。
(3).古池名。 元 、 明 、 清 太液池 即今 北京 故宮 西華門 外的 北海 、 中海 、 南海 三海。 元 時名 西華潭 。 清 稱 太液池 。南北四里,東西二百馀步,池上跨長橋,舊有石牌坊,東西對峙,東曰玉蝀,西曰金鼇。橋北稱 北海 ,橋南稱 中海 ,其中 瀛臺 以南稱 南海 。上源自 玉泉山 合西北諸水,由 地安門 水門流入。
留住
(1).等待。 漢 陳琳 《飲馬長城窟行》:“邊城多健少,內舍多寡婦,作書與內舍,便嫁莫留住?!?/p>
(2). 宋 元 時一種泛用的市井青年名字。 宋 周密 《武林舊事·乾淳奉親》:“上詣 德壽宮 恭請兩殿往 浙江亭 觀潮……市井弄水人有如僧兒、留住等凡百餘人,皆手持十幅綵旗,踏浪爭雄。” 元 王曄 《桃花女》楔子:“單則我家有個孩兒,喚做‘石留住’,今年二十歲了?!?/p>
東皇
(1).指天神 東皇太一 。 南朝 齊 謝朓 《賽敬亭山廟喜雨》詩:“秉玉朝羣帝,樽桂迎 東皇 ?!?唐 劉禹錫 《武陵書懷五十韻》:“俗尚 東皇 祀,謡傳 義帝 寃?!?元 陳樵 《碧落洞》詩:“杖頭化作光明燭,愿逐 東皇 下九垓。”參見“ 東皇太一 ”。
(2).指司春之神。 唐 戴叔倫 《暮春感懷》詩:“ 東皇 去后韶華在,老圃寒香別有秋?!?宋 姜夔 《卜算子·梅花八詠》詞:“長信昨來看,憶共 東皇 醉。此樹婆娑一惘然,苔蘚生春意?!?明 陳所聞 《懶畫眉·春閨四詠》曲:“愁他春盡問 東皇 ,為甚不住些兒去得忙?!?郁達夫 《除夜奉懷》詩:“明朝欲向空山遁,為恐 東皇 笑我癡?!?/p>
舒頔名句,沁園春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