和武公望催梅三首問答
問:《和武公望催梅三首》的作者是誰?
答:和武公望催梅三首的作者是廖行之
問:和武公望催梅三首是哪個朝代的詩文?
答:和武公望催梅三首是宋代的作品
問:絲絲弱柳猶迎歲,點點飛霙亦餞年 出自哪首詩文,作者是誰?
答:絲絲弱柳猶迎歲,點點飛霙亦餞年 出自 宋代廖行之的《和武公望催梅三首》
問:絲絲弱柳猶迎歲,點點飛霙亦餞年 的下一句是什么?
答:絲絲弱柳猶迎歲,點點飛霙亦餞年 的下一句是 可是清高厭紛競,百花那許著鞭先。
問:出自廖行之的名句有哪些?
答:廖行之名句大全
- 訪翠微邈上人行客倦奔馳,尋師到翠微。相看無俗語,一笑任天機。曲沼淡寒玉,橫山鎖落暉。情根枯未得,愛此幾忘歸。
- 滄浪亭記浮圖文瑛居大云庵,環(huán)水,即蘇子美滄浪亭之地也。亟求余作《滄浪亭記》,曰:“昔子美之記,記亭之勝也。請子記吾所以為亭者。” 余曰:昔吳越有國時,廣陵王鎮(zhèn)吳中,治南園于子城之西南;其外戚孫承祐,亦治園于其偏。迨淮海納土,此園不廢。蘇子美始建滄浪亭,最后禪者居之:此滄浪亭為大云庵也。有庵以來二百年,文瑛尋古遺事,復(fù)子美之構(gòu)于荒殘滅沒之余:此大云庵為滄浪亭也。 夫古今之變,朝市改易。嘗登姑蘇之臺,望五湖之渺茫,群山之蒼翠,太伯、虞仲之所建,闔閭、夫差之所爭,子胥、種、蠡之所經(jīng)營,今皆無有矣。庵與亭何為者哉?雖然,錢镠因亂攘竊,保有吳越,國富兵強,垂及四世。諸子姻戚,乘時奢僭,宮館苑囿,極一時之盛。而子美之亭,乃為釋子所欽重如此??梢砸娛恐姑谇лd,不與其澌然而俱盡者,則有在矣?! ∥溺x書喜詩,與吾徒游,呼之為滄浪僧云。
- 次韻吉老寄君庸何郎生事四立壁,心地高明百不憂。白眼醉來思阮籍,碧云吟罷對湯休。諸公著力書交上,尺璧深藏價未酬。空使君如巢幕燕,將雛處處度春秋。
- 與因典座胸中行腳事分明,親見芙蓉綴晚英。黑馬踏霜元不跡,白魚吹水了無聲。投機曾弄無須鎖,出手相扶折腳鐺。去米去沙還未可,要須偏正竝頭行。
- 李伯陽贊三首道是太乙元君,又是河上丈人。渺渺太清之境,巍然道德之身。
- 正月十六日上元已過欲收燈,城郭游人一倍增。陌上紅塵霏似霧,云間明月冷如冰。誰言世上驅(qū)馳客,老作庵中寂定僧。漏水半消燈火冷,長空無滓色澄澄。
- 枕上作寒夜臥林廬,蕭然適有余。蟲悲號壞壁,燈暗守殘書。養(yǎng)拙天知我,安貧老似初。雖非漆園吏,也作蝶蘧蘧。
- 陜下投姚諫議舊業(yè)在東鄙,西游從楚荊。風(fēng)雷幾夜坐,山水半年行。夢永秋燈滅,吟孤曉露明。前心若不遂,有恥卻歸耕。
- 雜曲歌辭。少年行千點斕斒噴玉驄,青絲結(jié)尾繡纏騣。鳴鞭晚出章臺路,葉葉春依楊柳風(fēng)。
- 田園偶興繞檐風(fēng)景接崆峒,生計年年樂歲豐。布谷聲傳紅杏雨,□□調(diào)起綠楊風(fēng)。桑麻遠近千村里,禾黍高低一望中。每與鄰翁相慶社,醉歌不惜酒樽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