楚調(diào)悠然抑更揚(yáng),四愁平子五噫梁
出自宋代方回《九月八日賓旸攜酒西齋晚登秀亭次前韻》:
楚調(diào)悠然抑更揚(yáng),四愁平子五噫梁。
身同落葉常無(wú)定,□比寒花似較長(zhǎng)。
但喜有鄉(xiāng)頻得醉,不知何藥號(hào)為狂。
芬香臭腐俱塵土,莫問桑田與海洋。
注釋參考
楚調(diào)
楚 地的曲調(diào)。常與 吳 弦、 燕 歌對(duì)舉。后為樂府相和調(diào)之一。 唐 陶翰 《燕歌行》:“請(qǐng)君留 楚 調(diào),聽我吟 燕 歌。” 唐 白居易 《醉別程秀才》詩(shī):“ 吳 絃 楚 調(diào) 瀟湘 弄,為我慇懃送一盃?!?明 王世貞 《鳴鳳記·秋夜女工》:“雙蛾皺,嘆鳳管吹殘 楚 調(diào),何日見階前輻輳?!?清 魏源 《送陳太初出都》詩(shī)之二:“離弦忽 楚 調(diào),促柱訴中孚。”參閱《樂府詩(shī)集·相和歌辭一·解題》。
悠然
悠然 (yōurán) 安閑、閑適的樣子 be carefree and content 悠然自得 深遠(yuǎn)的樣子 profound and lasting 形容韻味未盡 far-reaching 余韻悠然 久遠(yuǎn)的樣子;遼闊的樣子 far away;long;distant 年代悠然四愁
(1).“ 四愁詩(shī) ”的省稱。 唐 吳兢 《樂府古題要解·四愁七哀》:“《四愁》, 漢 張衡 所作,傷時(shí)之文也?!?唐 李嘉祐 《暮秋遷客增思寄京華》詩(shī):“ 宋玉 怨三秋, 張衡 復(fù)‘四愁’?!?清 姚鼐 《送一青歸因寄仲郛》詩(shī):“天末‘四愁’思莫致,秋來(lái)‘九辨’送將歸?!?/p>
(2).泛指愁思。 唐 王維 《送丘為往唐州》詩(shī):“四愁連 漢水 ,百口寄隨人。” 唐 孟郊 《百憂》詩(shī):“智士日千慮,愚夫惟四愁?!眳⒁姟?四愁詩(shī) ”。
五噫
見“ 五噫歌 ”。
方回名句,九月八日賓旸攜酒西齋晚登秀亭次前韻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