長安繁華非昔時,洛陽寥落誰復悲
出自宋代于石《續(xù)金銅仙人辭漢歌》:
漢皇銳意求神仙,神仙之效何茫然。
蓬萊弱水不可到,且立宮中承露盤。
餓餐玉屑不堪飽,誰謂有方能卻老。
人生修短數(shù)在天,多慾未必能延年。
秋風吹老茂陵樹,年年空滴金莖露。
建章宮闕隨煙塵,塊然屹立惟銅人。
宮官西來果何意,一朝辭漢將歸魏。
吁嗟銅人如有知,口不能言惟淚垂。
自從曹氏盜神器,父子相傳已三世。
漢宮故物無一存,汝獨猶能感舊恩。
凄然照影臨渭水,一折銅人扶不起。
寧為棄物委道傍,不忍漂泊離故鄉(xiāng)。
迢迢東望洛城路,回首長安愁日暮。
長安繁華非昔時,洛陽寥落誰復悲。
注釋參考
長安
[Chang'an] 長安地名始于秦朝,西漢、隋、唐等朝的都城,在今陜西西安一帶
詳細解釋(1).古都城名。 漢高祖 七年(公元前200年)定都于此。此后 東漢 獻帝 初、 西晉 愍帝 、 前趙 、 前秦 、 后秦 、 西魏 、 北周 、 隋 、 唐 皆于此定都。 西漢 末綠林、赤眉, 唐 末 黃巢 領導的農(nóng)民起義軍也曾建都于此。故城有二: 漢 城筑于 惠帝 時,在今 西安市 西北。 隋 城筑于 文帝 時,號 大興城 ,故址包有今 西安城 和城東、南、西一帶。 唐 末就舊城北部改筑新城,即今 西安城 。
(2). 唐 以后詩文中常用作都城的通稱。 唐 李白 《金陵》詩之一:“ 晉 家南渡日,此地舊 長安 。” 宋 周密 《武林舊事·淳熙八年》:“雪卻甚好,但恐 長安 有貧者。” 清 龔自珍 《同年馮文江索詩贈行》:“ 馮君 才大行孔修,少年挾策 長安 游?!?/p>
繁華
繁華 (fánhuá) 繁榮熱鬧 flourishing;bustling;busy 繁華大街 指容貌美麗或地位顯貴 beautiful昔時
昔時 (xīshí) 往日 in former times洛陽
洛陽 (Luòyáng) 河南省地級市。位于河南西部,市區(qū)面積79平方公里,人口97萬。中國著名古都,有“九朝古都”之稱,中國佛教祖庭白馬寺位于市東,其南龍門石窟為中國三大石窟之一。河南省第二大城市,隴海鐵路、焦枝鐵路交匯于此 Luoyang寥落
寥落 (liáoluò) 稀疏;稀少;冷落 few and far between;sparse;scattered 疏星寥落于石名句,續(xù)金銅仙人辭漢歌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