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黃榦《和劉實之喜雨》:
忽忽久不樂,中腸若焦焚。
非無一樽酒,高堂細論文。
塵俗了不知,學殖聊自耘。
念此農(nóng)事畢,膏雨猶未均。
東郊與西疇,禱旱胡紛紛。
長年四月詩,蝸舍嗟梅蒸。
旱魃逞威虐,晹烏麗朱明。
風伯真可訟,田祖非無神。
曷不駕飛龍,一息萬里奔。
兀坐正長吁,仰瞻白云屯。
須臾梧桐上,策策瑯玕聲。
清聲一線流,澒洞如盆傾。
只此一日澤,便想百室盈。
呼童索濁醪,為我驅愁襟。
珠玉忽滿前,語句何清新。
此意久不傳,舉坐為君興。
雞蟲無了時,江閣聊自憑。
竊恐讀君詩,愁殺閉糴人。
注釋參考
濁醪
濁酒。 晉 左思 《魏都賦》:“清酤如 濟 ,濁醪如 河 ?!?唐 韋應物 《效陶彭澤》詩:“掇英泛濁醪,日入會田家?!?清 蒲松齡 《聊齋志異·公孫九娘》:“家有濁醪,但幽室之物,不足款嘉賓,奈何!”參見“ 濁酒 ”。
為我
戰(zhàn)國 時期 楊朱 主張的“損一毫利天下不與,悉天下奉一身不取”的學說?!睹献印けM心上》:“ 楊子 取為我,拔一毛而利天下,不為也?!?/p>
愁襟
猶愁懷。 唐 羅鄴 《下第》詩:“謾把青春酒一杯,愁襟未信酒能開?!?明 陳汝元 《金蓮記·生離》:“同迎遠駕,聊洗愁襟?!?/p>
黃榦名句,和劉實之喜雨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