聲病消磨只古文,諸儒經(jīng)術斗紛紜
出自宋代蘇轍《和頓主簿起見贈二首》:
聲病消磨只古文,諸儒經(jīng)術斗紛紜。
不知舊學都無用,猶把新書強欲分。
老病心情愁見敵,少年詞氣動干云。
搜賢報國吾何敢,欲補空疏但有勤。
注釋參考
病消
指患消渴之癥?!痘茨献印ふf山訓》:“嫁女於病消者,夫死則難復處也?!?/p>
古文
古文 (gǔwén) classical literature 上古的文字。泛指甲骨文、金文、籀文和戰(zhàn)國時通行于六國的文字 宣王太史 籀箸(今“著”)大篆十五篇,與古或異?!?漢· 許慎《說文解字·序》 指秦以前的文獻典籍 五四以前的文言文的統(tǒng)稱,一般不包括“駢文” prose in the classical literary style 我們先前的學古文也用同樣的方法,教師并不講解,只要你死讀,自己去記住,分析,比較去。——魯迅《人生識字糊涂始》 漢朝通行隸書,因此把秦以前的字體叫古文,特指許慎《說文解字》里的古文 Chinese script before the Qin Dynasty(221-207B.C.)儒經(jīng)
儒家的經(jīng)籍。 唐 楊衡 《經(jīng)趙處士居》詩:“云居避世客,髮白習儒經(jīng)?!?/p>
斗紛
亦作“鬭紛”。猶糾紛。 元 無名氏 《九世同居》第三折:“心地清能忍清涼絶鬭紛,守口如瓶要安分?!?/p>
蘇轍名句,和頓主簿起見贈二首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