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釋正覺《偈頌二百零五首》:
清凈性空水,光明法界身。
依俙辨白處,便是誕生人。
不洗體,不洗塵,妙觸宣明悟水因。
借問當(dāng)年向去事,如何今日卻來親。
二千年前此時候,指天指地師子吼。
云門居亂思太平,打殺不妨將餧狗。
指東話西,將無作有。
惡水潑君君莫嗔,而今看你如何受。
注釋參考
清凈
清凈 (qīngjìng) 心境潔凈,不受外擾 clean,quiet 清凈守節(jié) 安定,不紛擾 peace and quiet 圖清凈 清潔純凈 clean and pure 清凈的山,清凈的水 簡明不繁 concise 清凈簡易 佛教語。指遠(yuǎn)離惡行與煩惱 quiet 出家清凈性空
佛教語。十八空之一。謂一切事物的現(xiàn)象,都是因緣和合而生的,暫生還滅,沒有實(shí)在的自體,故稱?!洞笾嵌日摗肪砣唬骸靶钥照?,諸法性常空,假業(yè)相續(xù),故似若不空。譬如水性自冷,假火故熱,止火停久,水則還冷。諸法性亦如是。” 唐 王維 《山中示弟等》詩:“緣合妄相有,性空無所親。”
明法
(1).使法令嚴(yán)明。《管子·幼官》:“明法審數(shù),立常備能則治?!薄俄n非子·南面》:“人主不能明法而以制大臣之威,無道得小人之信矣?!?/p>
(2).明確的法令?!妒酚洝で厥蓟时炯o(jì)》:“普施明法,經(jīng)緯天下,永為儀則。” 漢 桓寬 《鹽鐵論·申韓》:“是以圣人審於是非,察於治亂,故設(shè)明法,陳嚴(yán)刑,防非矯邪,若隱括輔檠之正弧剌也。故水者火之備,法者止奸之禁也?!?/p>
(3).通曉法令。《后漢書·郭賀傳》:“ 賀 能明法,累官, 建武 中為尚書令,在職六年,曉習(xí)故事,多所匡益?!?/p>
(4).明顯的規(guī)律?!肚f子·知北游》:“天地有大美而不言,四時有明法而不議,萬物有成理而不説?!?/p>
(5). 漢 、 唐 、 宋 各代察舉人才及科舉取士的科目名稱。 漢 建元 初令郡察人材,設(shè)四科,其三曰明習(xí)法令,為明法的開始。 唐 宋 科舉都有明法科。主要考試關(guān)于法令的知識。《新唐書·選舉志上》:“其科之目,有秀才,有明經(jīng),有俊士,有進(jìn)士,有明法,有明字,有明算?!薄端问贰みx舉志一》:“初,禮部貢士,設(shè)進(jìn)士……學(xué)究、明經(jīng)、明法等科。”參閱《通典·選舉一》。
釋正覺名句,偈頌二百零五首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
- 10刀劍萌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