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釋安永《頌古三十一首》:
擊碎髑髏,敲出骨節(jié)。
明眼人前,自彰丑拙。
注釋參考
明眼人
對事物觀察得很清楚的人;有見識的人。 唐 寒山 《詩》之一:“忽遇明眼人,即自流天下?!?清 平步青 《霞外攟屑·說稗·續(xù)奇書》:“其門下士恐有明眼人識破,為子孫禍,顛倒刪改之,遂不可讀?!?秦牧 《藝海拾貝·鮮花百態(tài)和藝術(shù)風(fēng)格》:“某某人偽造古人的作品,怎樣苦心經(jīng)營多年,卻給明眼人一下子就識穿啦?!?/p>
丑拙
丑陋笨拙。 北齊 顏之推 《顏氏家訓(xùn)·文章》:“吾見世人,至無才思,自謂清華,流布丑拙,亦以眾矣?!?唐 張鷟 《游仙窟》:“下官遂作而謝曰:‘滄海之中難為水,霹靂之后難為雷。不敢推辭,定為丑拙。’” 明 蔣一葵 《長安客話·碧云寺》:“ 卓錫泉 傍一柳纍纍若負癭,形甚丑拙,眾呼癭柳?!?/p>
釋安永名句,頌古三十一首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
- 10暴打熊孩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