金闕九重留不住,高風(fēng)何處是嚴(yán)光
出自宋代范仲淹《知府孫學(xué)士見示和終南監(jiān)宮太保道懷五首因以》:
瑤壇日月靜中長,詩思時時逸謝塘。
神枕自成仙島夢,朝衣猶有御爐香。
三元秘簡侵星奏,五嶺靈芽待雪嘗。
金闕九重留不住,高風(fēng)何處是嚴(yán)光。
注釋參考
金闕
(1).道家謂天上有黃金闕,為仙人或天帝所居?!渡癞惤?jīng)·西北荒經(jīng)》:“西北荒中有兩金闕,高百丈?!?唐 楊炯 《盂蘭盆賦》:“晃兮瑤臺之帝室,赩兮金闕之仙家?!?清 孔尚任 《桃花扇·馀韻》:“金闕遠(yuǎn),紫宸高,蒼天夢夢?!?/p>
(2).指天子所居的宮闕。 北齊 顏之推 《觀我生賦》:“指金闕以長鎩,向王路而蹶張?!?明 沉鯨 《雙珠記·廷對及第》:“青云隨步朝金闕,各要把此衷竭。” 清 趙翼 《己卯元日早朝》詩:“糺縵五云金闕朗,太平中外一家春?!?/p>
九重
(1).九層;九道?!冻o·天問》:“圜則九重,孰營度之?”《韓詩外傳》卷八:“ 齊景公 使人於 楚 , 楚王 與之上九重之臺。” 三國 魏 曹植 《當(dāng)墻欲高行》:“愿欲披心自説陳,君門以九重,道遠(yuǎn) 河 無津。”
(2).泛指多層。 元 無名氏 《氣英布》第四折:“九重圍里往來,直似攛梭;萬隊(duì)營中上下,渾如走馬?!?/p>
(3).指天門;天。《樂府詩集·郊廟歌辭一·漢郊祀歌一》:“九重開,靈之?dāng)?,垂惠恩,鴻祜休?!?唐 李白 《西岳云臺歌送丹丘子》:“我皇手把天地戶, 丹丘 談天與天語。九重出入生光輝,東來 蓬萊 復(fù)西歸?!本﹦ 顿F妃醉酒》:“好一似 嫦娥 下九重,清清冷落在 廣寒宮 ?!?/p>
(4).指宮門。 漢 趙壹 《刺世疾邪賦》:“雖欲竭誠而盡忠,路絶險而靡緣。九重既不可啟,又羣吠之狺狺?!?/p>
(5).指宮禁,朝廷。 唐 盧綸 《秋夜即事》詩:“九重深鎖禁城秋,月過南宮漸映樓?!?/p>
(6).指帝王。 唐 李邕 《賀章仇兼瓊克捷表》:“遵奉九重,決勝千里?!?明 無名氏 《金雀記·作賦》:“明朝入禁中,奏聞九重?!?清 鈕琇 《觚賸續(xù)編·人觚》:“先是, 寶 ( 法寶 )出奔時,九重大怒,命大索天下?!?/p>
(7).指皇位?!抖鼗颓釉~·酒泉子》:“隊(duì)隊(duì)雄軍驚御輦,驀街穿巷犯皇宮,祇擬奪九重?!?/p>
不住
(1).不停;不斷。 南朝 梁 沉約 《千佛頌》:“不常不住,非今非昔?!?唐 李白 《早發(fā)白帝城》詩:“兩岸猿聲啼不住,輕舟已過萬重山。” 宋 岳飛 《小重山》詞:“昨夜寒蛩不住鳴,驚回千里夢,已三更?!?茅盾 《小巫》:“ 菱姐 看見老爺臉上有點(diǎn)喜色,不住的點(diǎn)頭。”
(2).用在動詞后,表示動作的目的沒有實(shí)現(xiàn)。 魯迅 《故事新編·補(bǔ)天》:“﹝伊﹞疑心這東西就白薯似的原在泥土里,禁不住很詫異了?!?艾蕉 《雨》:“母親忍不住了,連忙幫女兒脫下了濕衣?!?/p>
高風(fēng)
(1).強(qiáng)勁的風(fēng)。 漢 劉向 《九嘆·遠(yuǎn)游》:“遡高風(fēng)以低佪兮,覽周流於朔方?!?唐 李白 《贈崔侍郎》詩:“高風(fēng)摧秀木,虛彈落驚禽?!?清 吳偉業(yè) 《清風(fēng)使節(jié)圖》詩:“豫章夾日吟高風(fēng),歲久蟠根造物功?!?/p>
(2).指遭受強(qiáng)風(fēng)。 唐 杜甫 《向夕》詩:“深山催短景,喬木易高風(fēng)?!?/p>
(3).指秋風(fēng)?!短接[》卷二五引 南朝 梁元帝 《纂要》:“風(fēng)(秋風(fēng))曰商風(fēng)、素風(fēng)、凄風(fēng)、高風(fēng)、涼風(fēng)、激風(fēng)、悲風(fēng)?!?唐 杜甫 《奉送郭中丞充隴右節(jié)度使三十韻》:“斜日當(dāng)軒蓋,高風(fēng)卷旆旌。” 師尹 注:“高風(fēng),八月風(fēng)也。” 明 劉基 《淡黃柳·臺城秋夜》詞:“高風(fēng)淅淅,翻動林梢敗葉?!?/p>
(4).高尚的風(fēng)操。 晉 夏侯湛 《東方朔畫贊序》:“覩先生之縣邑,想先生之高風(fēng)。”《北史·王羆王思政等傳論》:“運(yùn)窮事蹙,城陷身囚,壯志高風(fēng),亦足奮於百世矣?!?清 申涵光 《奉寄孫鍾元先生時居薊門九十二歲》詩:“ 邵 許 高風(fēng)遠(yuǎn)尚存,傳經(jīng)一代又 蘇 門?!?徐遲 《黃山記》一:“三個主峰,高風(fēng)峻骨,鼎足而立,撐起青天?!?/p>
(5).高雅的藝術(shù)風(fēng)格。 宋 梅堯臣 《次韻答王景彝聞余月下與內(nèi)飲》:“呼我作卿方舉酒,更煩佳句賞高風(fēng)?!?明 楊慎 《升庵詩話》卷十二:“ 東坡 謂書至于 顏 柳 而 鐘 王 之法益微,詩至于 李 杜 而 魏 晉 以來高風(fēng)絶塵亦少衰矣。”
(6).美善的風(fēng)教、政績。 唐 韋應(yīng)物 《始至郡》詩:“昔賢播高風(fēng),得守媿無施。” 宋 蘇軾 《杭州與莫提刑啟》:“恭惟某官德望在人,才猷簡上,肅高風(fēng)於列郡,浹厚德於齊民。” 清 林則徐 《杭嘉湖三郡觀風(fēng)告示》:“憶昔 文翁 以《詩》《書》治 蜀 ,而 揚(yáng) 馬 之瑋製以興; 何武 用儒術(shù)進(jìn)賢,而 龔 唐 之高風(fēng)克劭?!?/p>
何處
哪里,什么地方?!稘h書·司馬遷傳》:“且勇者不必死節(jié),怯夫慕義,何處不勉焉!” 唐 王昌齡 《梁苑》詩:“萬乘旌旗何處在?平臺賓客有誰憐?”《宋史·歐陽修傳》:“ 脩 論事切直,人視之如仇,帝獨(dú)奬其敢言,面賜五品服。顧侍臣曰:‘如 歐陽脩 者,何處得來?’” 茅盾 《一個女性》五:“但是何處有愛呢?何處是愛呢?”
范仲淹名句,知府孫學(xué)士見示和終南監(jiān)宮太保道懷五首因以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