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陸游《感寓》:
人生堂堂七尺身,本與圣哲均稱人。
唐虞乃可讓天下,光被萬世常如新。
哀哉末俗去古遠(yuǎn),斫喪太樸澆全淳。
豆羹簞食輒動(dòng)色,攘竊乃至忘君親。
錙銖必先計(jì)利害,詎肯冒死求成仁?不欺當(dāng)從一念始,自古孝子為忠臣。
注釋參考
豆羹
豆羹 (dòugēng) 用豆粉加水及調(diào)料煮或蒸成的糊狀食品 bean paste 像一豆之羹,比喻微小 tiny as a grain of bean paste簞食
簞食 (dānshí) 裝在簞笥里的飯食 cooked rice in basket 指用飯菜犒勞軍隊(duì) receive soldiers with baskets of rice and vessels of congee 百姓孰敢不簞食壺漿迎將軍乎?!度龂尽ぶT葛亮傳》動(dòng)色
(1).謂臉上顯出受感動(dòng)的表情。《后漢書·班彪傳》:“君臣動(dòng)色,左右相趨?!?唐 杜甫 《戲?yàn)轫f偃雙松圖歌》:“絶筆長風(fēng)起纖末,滿堂動(dòng)色嗟神妙?!?清 昭槤 《嘯亭雜錄·尹閣學(xué)》:“公夙知其弊,故上疏詳之, 純皇帝 為之動(dòng)色?!?/p>
(2).謂景色變化。 唐 李邕 《春賦》:“千巖為之動(dòng)色,萬壑為之流波?!?/p>
攘竊
盜竊;搶奪?!稌の⒆印罚骸敖?殷 民乃攘竊神祇之犧牷牲,用以容,將食無災(zāi)?!?漢 董仲舒 《春秋繁露·俞序》:“怨人不可邇,敵國不可狎,攘竊之國不可使久親。” 宋 蘇軾 《論綱梢欠折利害狀》:“妻子流離,性命不保,雖加刀鋸,亦不能禁其攘竊?!?孫中山 《裁兵宣言》:“遂不惜舉當(dāng)世所礙之武力,以為攘竊權(quán)利之具者,躬自減削,以導(dǎo)國人?!?/p>
乃至
乃至 (nǎizhì) 甚至 and even 全城軍民乃至老弱婦孺都參加了搶險(xiǎn)護(hù)堤 也說“乃至于”君親
君王與父母。亦特指君主。舊題 漢 李陵 《答蘇武書》:“違棄君親之恩,長為蠻夷之域,傷已?!?晉 葛洪 《抱樸子·酒誡》:“臣子失禮於君親之前,幼賤悖慢於耆宿之坐。” 宋 王禹偁 《讓西京留守表》:“荷君親終始之分,近古殊無;守宮闕宗廟之司,非才莫可?!?清 傅鼎銓 《憶劍》詩:“陵社沉淪傷北極,孤提一劍答君親。”
陸游名句,感寓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