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吳儆《送王國器歸宣城》:
吾不送君以南浦傷離之曲,吾不送君以渭城惜別之觴。
君今跨馬行遠陌,陌上槐花日已黃。
槐花黃時舉子忙,君心應逐白云翔。
君來桃李春未晚,喜君幽韻如蘭芳。
東風披拂香滿路,君不即人人豈忘。
澄江靜練楚天長,疊嶂高樓秋月涼。
使君高會羅紅妝,樽前醉客第王楊。
明年上國富春光,風簾煙柳沙河塘。
集英班退馬足疾,都人爭看綠衣郎。
注釋參考
桃李
桃李 (táolǐ) 桃花和李花;比喻栽培的后輩和所教的門生;喻人的青春年少;喻爭榮斗艷、品格低下的小人庸人 peaches and plums幽韻
幽深的韻昧。 唐 孟郊 《靜女吟》:“此志誰與諒,琴絃幽韻重。” 宋 朱熹 《懷子厚》詩:“瑯然撫枯桐,幽韻泉谷虛?!?明 楊珽 《龍膏記·棘試》:“香氣誰能并,幽韻應無盡?!?郭沫若 《西湖紀游·趙公祠畔》:“醉紅的新葉,青嫩的草藤,高標的林樹,都含著夢中幽韻?!?/p>
蘭芳
蘭花的芳香。常用以比喻賢人。《楚辭·招魂》:“結撰至思,蘭芳假些?!?王逸 注:“蘭芳,以喻賢人?!?唐 李群玉 《自澧浦東游江表途出巴丘投員外從公虞》詩:“《巴歌》揜《白雪》,鮑肆埋蘭芳。”
吳儆名句,送王國器歸宣城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