何人禮斗上松梢有客題名刻樹腰
出自元代張可久《【雙調(diào)】湘妃怨_武夷山中落》:
武夷山中。
。
落花流水出桃源,暖翠晴云滿藥田。
流金古像開香殿,步虛聲未遠,鶴飛來認得神仙。
傍草漫山徑,幽花隱洞天,玉女溪邊。
。
。
山中隱居。
。
丹翁投老得長生,白鶴依人認小名。
青山換主隨他姓,嘆乾坤一草亭,半年不出巖扃。
寫十卷《續(xù)仙傳》,和一篇《陋室銘》,補注《茶經(jīng)》。
。
。
懷古。
。
秋風(fēng)遠塞皂雕旗,明月高臺金鳳杯。
紅妝肯為蒼生計,女妖嬈能有幾?兩蛾眉千古光輝。
漢和番昭君去,越吞吳西子歸,戰(zhàn)馬空肥。
。
。
黃山道中。
。
何人禮斗上松梢?有客題名刻樹腰。
指前峰半日行來到,這山不是小,洞天寬容我詩豪。
白云觀欹仙枕,朱砂泉流藥瓢,紫蘭宮玉女吹{1|1}簫。
。
。
注釋參考
禮斗
道教謂禮拜北斗星君。亦稱“ 拜斗 ”。 清 袁枚 《新齊諧·蔣太史》:“ 王 曰:‘勿怖,惟禮斗誦《大悲咒》可以禳之?!?清 潘榮陛 《帝京歲時紀勝·九皇會》:“九月,各道院立壇禮斗,名曰九皇會。”《廿載繁華夢》第八回:“ 五嫂 就與 桂妹 脫褐,念經(jīng)禮斗?!?/p>
題名
(1) [title;subject]∶題目名稱,寫作、印刷品、講述或影印作品名稱
(2) [autograph;inscribe one's name]∶寫上姓名作為標記
對聯(lián)、題名。——明· 魏學(xué)洢《核舟記》
請題名留念
詳細解釋(1).古人為紀念科場登錄、旅游行程等,在石碑或壁柱上題記姓名。 唐 張籍 《送遠曲》:“愿君到處自題名,他日知君從此去。” 前蜀 馬鑒 《續(xù)事始》:“ 慈恩寺 題名:開游而題其同年姓名於塔下,后為故事?!?明 劉基 《浙東肅政廉訪司處州分司題名記》:“題名所以識歲月之久近,行役之勞勤,而寓感思於其中焉?!?郭沫若 《游西安》:“ 大雁塔 下多題名碑記。古時候有所謂‘ 雁塔 題名’,凡新登科的人要在 大雁塔 下集體樹立題名碑?!?/p>
(2).指為留紀念所題記的姓名。 清 葉廷琯 《吹網(wǎng)錄·虎丘賀方回題名》:“ 虎邱 舊多 宋 人題名,歷久漸就湮沒?!?/p>
(3).借指科場登錄。 明 陳汝元 《金蓮記·偕計》:“但愿題名玉署,通籍金閨?!?/p>
(4).指門額。 清 納蘭性德 《浣紗溪》詞:“敗葉填溪水已氷,夕陽猶照短長亭,何年廢寺失題名?!?/p>
(5).猶命題;命名。 章炳麟 《辨詩》:“后世既以題名為異,《九歌》獨在《屈賦》,為之陪屬,此又以大為小也?!?沉鈞儒 《洪深<申屠氏>序言》:“ 歐陽予倩 君采其事實,演為新劇,既博觀者賞贊;同時 洪深 君復(fù)編作電影劇本,仍題名《申屠氏》。”
(6).題目名稱。 章炳麟 《論式》:“《別錄》署《禮記》亦有《通論》,不專以題名為質(zhì)?!?艾蕪 《人生哲學(xué)的一課》:“拿著新雜志,看看封面,看看題名,全無心管它的內(nèi)容?!?/p>
樹腰
樹干的中部。 唐 杜甫 《絕句》之四:“急雨捎溪足,斜暉轉(zhuǎn)樹腰。” 仇兆鰲 注:“轉(zhuǎn)樹腰,日影橫穿也?!?元 陳思濟 《漱石亭和段超宗韻》:“后日秋岡岡上去,樹腰移榻轉(zhuǎn)斜暉。”
張可久名句,【雙調(diào)】湘妃怨_武夷山中落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